动物补硒的产品(动物硒缺乏的主要疾病类型)
近年来随着患癌人数的增多,各种抗癌保健品也开始盛行,硒类的保健品就有很多问市,那么补硒真的可以抗肿瘤吗?
硒是人体的一种必要的微量元素,也许最早人们知道缺硒会出现问题的话是黑龙江的克山,因为缺硒导致心脏疾病的出现,从1970年代开始,政府在该地区推广服用亚硒酸钠来补充硒,有效地预防了这种疾病。到1980年代,克山基本上消除了这种病的存在。
硒与硫是同族元素,可以取代硫在氨基酸中的位置,从而形成“硒代氨基酸”,比如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许多生理活动,比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DNA的合成、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防止感染等等,都需要硒蛋白的参与。在许多硒蛋白中,硒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它们的生理活性。比如抗氧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其活性关键就是硒代半胱氨酸——曾经有科学家通过基因突变把硒代半胱氨酸变成了普通的半胱氨酸,结果其活性就急剧降低了。
人体每天所需多少硒,额外补充真的可以抗癌吗?
根据2000年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明确提出:18岁以上者硒元素推荐摄入量为50微克/天,适宜摄入量为100微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00微克/天。
含硒的食物有:内脏和海产品0.4-1.5mg/kg;瘦肉0.1-0.4mg/kg;谷物0.01-0.04mg/kg;奶制品0.1-0.3mg/kg;水果蔬菜0.1mg/kg。
此外还有无机硒即亚硒酸钠,从2000年开始国际上已禁用。酵母硒、麦芽硒、纳米硒(啤酒酵母+亚硒酸钠)人体吸收和代谢率低。人体吸收率仅40%-60%,且剩余为无机硒残留。
不论男女,成年人每天摄入55微克就可以满足需求。孕妇和产妇需要的稍微多一些,美国制定的标准分别是60和70微克。
人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硒。人体可以吸收有机形式存在的硒,也可以吸收无机形式存在的硒。前者主要是含有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后者通常是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一般而言,有机硒的吸收率高于无机硒。不过,无机硒的吸收率也不算低了。
在食物中,海鲜和动物内脏是硒最丰富的食物来源,肌肉肉类、谷物和奶制品也能提供一些。在植物中,硒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它在土壤中的含量,以及土壤的酸碱度以及硒的存在形式等因素。因此,它的含量不是植物的固有性质,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种植地区。在动物中,硒来自于吃下的食物,所以硒在动物产品的数量也各不相同。不过,动物对体内硒的储存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所以动物食物中的硒含量受地域影响不如植物那么大。
事实上补硒真的抗肿瘤吗?
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的确显示硒的摄入量与一些癌症的发生率负相关,比如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膀胱癌等等。但由于调查方式的局限以及数据质量等原因,这些调查结果还远远不能作为“可靠的依据”。
不同的研究机构也对此进行过一些随机对照试验,但研究结果彼此并不一致。有一项1312个美国成年人参加、为期6年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是每天服用200微克硒,前列腺癌发生率降低了52%~65%。但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波多黎各进行的另一项有35533位50岁以上的男性参加的随机对照试验,也是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在5年半之后没有发现它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组织者于是提前终止了研究,此后一年半中继续收集试验者的数据,依然显示补硒对前列腺癌没有帮助。
在循证医学数据库考科蓝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对“补硒防癌”相关研究的系统评价中指出,目前仍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补硒真的能够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
在很多补硒产品的宣传中,都会提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曾明示‘硒可在人体内产生抗癌变作用’”。然而事实上,在2003年和2009年进行的评估中,FDA都认为“补硒防癌”的相关研究证据非常有限,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
达到了推荐的“充足摄入量”之后,额外补充硒是不是有健康价值呢?除了前面说的防癌做不出结论,科学界研究过的其他“健康功效”,也都是“效果不明,无法作出结论”。还有研究发现,即使每天补充600微克硒,也只是血液中的硒含量升高了,但细胞中那些含硒蛋白的活性并没有相应增加。也就是说,那些额外的硒,虽然能进入血液,但可能并不会进入细胞发挥作用。
中国多数地区的土壤中含硒量都不高,因而多数地区的人群硒摄入量都不算高。美国制定的硒“安全上限”是成人400微克,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人距离这个量都很远。也就是说,如果想要那“万一有用”的希望,吃富硒产品或者硒补充剂倒也不大可能达到有害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