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补铁的最佳时间(产后最佳补铁时间是多少)

硒宝 12-06 18:04 152次浏览

科学的营养饮食不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孕妇本身的健康也至关重要。既能减少母亲发生感染、贫血以及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危险,还能降低婴儿早产、体重不足、死胎、脑损伤以及发育迟缓的可能性。那么,妊娠期主要需要哪些营养,应该怎么有效补充呢?

点击观看营养知识小课堂

课程知识点

妊娠过程可分为三期

孕早期 – 前3个月

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早孕反应。常在起床后或饭后发生恶心、食欲不振的现象。导致进食减少,营养素摄入不足。 建议多食蔬菜、水果,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多摄入奶制品,补充足够的钙质。

孕中期 – 中间4个月

对 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均有提升,为确保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应增加每日摄入量。

孕晚期 – 后3个月

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相对更高。既要保证母体和孩子的营养供应,又要为母亲产后泌乳作储备。应该注意 补充含优质蛋白质、磷脂、维生素以及DHA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胎儿智力的发育。

产后补铁的最佳时间(产后最佳补铁时间是多少)-硒宝网

叶酸

叶酸属于维生素B族,是与胎儿脑发育相关的重要维生素,被称为是胎儿脑发育中的“支柱”。妊娠时叶酸的需要量是非孕时的3~6倍,但是由于妊娠反应和胎儿体重增加对消化道的影响,摄入量会减少,消耗增加。

叶酸缺乏会导致哪些危害?

叶酸缺乏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并可出现舌炎、食欲下降以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缺乏叶酸还可使孕妇先兆子痫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增高,胎盘发育不良,导致自发性流产。

孕早期叶酸缺乏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缺陷,主要为脊柱裂和无脑畸形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妇女在孕前至孕早期增补叶酸可有效地预防70%以上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产后补铁的最佳时间(产后最佳补铁时间是多少)-硒宝网

叶酸的推荐摄入量

产后补铁的最佳时间(产后最佳补铁时间是多少)-硒宝网

如何满足孕期对叶酸的需要

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 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蛋类、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天然食物中存在的叶酸烹调加工或遇热易分解,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在食物贮藏或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 建议蔬菜应现买现吃,生吃或焯拌吃蔬菜。每天保证摄入400克蔬菜,且1/2以上为新鲜绿叶蔬菜。

孕妇可以吃含不超1000微克叶酸当量/天(ugDFE/d)的制剂来补充叶酸,这个1000ugDFE/d就是叶酸摄入的可耐受最高量。如果孕妇不清楚自己手中的复合维生素是否适合自己吃,可以带到营养门诊,由营养医师为您鉴别。

产后补铁的最佳时间(产后最佳补铁时间是多少)-硒宝网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 我国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7.2%,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整个妊娠期贫血的90%~95%,是孕期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缺铁对孕妇的危害

抵抗力低、心衰、对失血耐受力差、早产、流产、胎膜早破。

缺铁对胎儿的危害

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增多、胎儿红细胞增多症,产后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大脑发育不良。

产后补铁的最佳时间(产后最佳补铁时间是多少)-硒宝网

小 贴 士

早孕反应可致食欲不佳,引起铁摄入不足。因此,预防缺铁性贫血应从孕早期开始。 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的内脏如肝、心等;红色的瘦肉如牛、猪、兔肉等;动物的血。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铁和肌红蛋白铁,人体易于吸收和利用。植物性食物中,芝麻、红枣、赤豆等也含有较多的铁,但植物来源的铁在孕期相对吸收率较低,只能作为辅助。蔬菜中的菠菜铁含量还可以,但其中含有的草酸会抑制铁的吸收,因此也并非补铁的最佳选择。 孕早期应每日补充铁20毫克。

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因此女性孕期对钙的需要量显著增加。

缺钙的危害

孕妈妈血钙降低,会诱发抽搐,严重时会发生骨质疏松、骨质软化。胎儿也可发生先天性佝偻病,新生儿期容易出现手足抽搐症。保证孕期的钙摄入量非常重要。

产后补铁的最佳时间(产后最佳补铁时间是多少)-硒宝网

小贴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妊娠期膳食钙每日适宜摄入量为:孕早期800毫克,孕中期到哺乳期1000毫克。

因此,应该从孕中期开始注意钙的补充。 牛奶是钙最好的食物来源,还有奶制品、海产品、大豆及豆制品、深绿色的叶菜等。孕早期应每天喝牛奶300克,孕中晚期每天喝牛奶500克,补钙的时间应该在两餐之间。

同时 增加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光照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参考资料:《保健论坛-如何做好孕期营养》、《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中国食物与营养》、《解放军健康》、《重庆医科大学》、《中外健康文摘》、《生命与灾害》、《家庭医学》、《交通医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医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