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需要补铁吗(产后补铁需要注意喂奶时间吗)
铁剂主要是针对婴幼儿和孕产妇预防铁缺乏症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品,虽然较为常见,但大部分准妈妈及患儿家长对该类药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而且在诊疗过程中经常问到一些有关实际服用的问题。
Q1:为什么婴幼儿和孕产妇需要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成人每天需铁量约1~2 mg,其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衰老的红细胞中释放,即内源性铁(占总来源的2/3);二是从食物中摄取,即外源性铁(占总来源的1/3)。
在许多人群中,从饮食中吸收的铁量并不能满足人体需求,特别是孕产妇和婴幼儿,需铁量最高。如铁摄取量不能及时改善,首先消耗体内的储存铁量,即铁减少期;随后储存铁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即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将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需铁量的增加,与其铁的逆浓度主动转运至胎儿有关。WHO强烈推荐将补铁纳入产前护理,可降低产妇缺铁性贫血和低体重儿的风险。
虽然产后至随后的6周,产妇需铁量较孕期减少,但这一阶段被视为对妊娠期及分娩过程失铁的最佳补充时机。当产妇体内储铁量处于较低水平时,易出现疲惫、认知能力改变、和抑郁等症状,这些不良症状的出现,可能对婴儿的行为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不及时纠正缺铁,则可能影响下一个妊娠周期,特别是妊娠间隔短的产妇(
儿童的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多种功能,与铁代谢密切相关。特别是婴幼儿,严重缺铁将影响认知和学习能力,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胎儿期至青春期缺铁则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Q2:如何判定婴幼儿和孕产妇是否需要补充铁剂?
通过血常规检测指标判定患者是否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四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值,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变异系数(RDW-CV)高于正常值。
成年男性HbMCV14.5%。
另外,可通过检测血清铁蛋白,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铁缺乏的情况。当血清铁蛋白
Q3:预防铁缺乏症铁剂的推荐剂量是多少?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建议纯母乳喂养,从2~4周龄开始按每日1~2 mg/kg元素铁补充,直至1岁。
■足月儿
推荐足月儿4~6个月龄开始按每日剂量1 mg/kg元素铁补充。
■青春期儿童
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孩往往由于偏食厌食和月经增多等原因易于缺铁甚至贫血,可口服补充铁剂,建议剂量为30~60 mg/d元素铁。
■妊娠期和产妇
推荐每日补充10~30 mg的元素铁。
Q4:治疗缺铁性贫血铁剂的推荐剂量是多少?
■婴幼儿至青春期患儿
如患儿符合贫血诊断标准,且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宜开始补铁治疗。建议每日补充元素铁2~6 mg/kg,餐间服用(两餐之间),每日2~3次。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妊娠期和产妇
妊娠期和产妇的铁缺乏和轻、中度贫血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建议补充120 mg/d元素铁,直至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如妊娠期未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可将补铁疗程延长至产后6个月;或提高妊娠期补铁剂量,但不宜超过200 mg/d,避免出现恶心、和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此外,重度贫血者可注射铁剂治疗,必要时输注浓缩红细胞。
Q5:常见铁剂有哪些?
第一代铁剂:硫酸亚铁,属无机铁剂。
优点:价格低廉且吸收较好。
第二代铁剂: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属小分子有机酸铁盐。
优点:服用后可在胃酸作用下缓慢释放铁离子,其胃肠道刺激较一代小。
第三代铁剂:右旋糖酐铁,属多糖铁复合物类。
优点:含铁量高。
Q6:补铁期间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
常见的铁剂多以二价离子为主,服用后经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在这一过程中,维生素C有助于减少二价铁的氧化,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补铁小贴士
为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建议补铁前确认贫血类型,如补铁后出现未预期的治疗效果,请确认是否按医嘱服药,并至医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