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水果(安康富硒农产品)

硒宝 11-21 18:14 138次浏览

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补硒已成为当今一种新的养生之道。全世界许多国家缺硒,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状态。安康至少七个县(区)处在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态环境之中,属世界少见的地域面积较大、硒资源丰富的富硒区域。安康发展富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安康富硒产业是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的产业。应当采取科学有效举措,深度挖掘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富硒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将富硒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安康经济实力。

一、关于硒的作用

硒是一种化学微量元素,德国科学家施瓦茨证实硒对肝脏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科学家罗特拉克进一步证实硒是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基本组成成分,这种酶能清除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物生化功能,从而揭示硒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作用机理。现已证实,人体的甘氨酸还原酶、甲酸脱氢酶、尼克酸羟基化酶、黄嘌呤脱氢酶及硫解酶等六种酶,必须有硒才有活性。硒能调节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促进DNA、RNA合成。硒能调节维生素A、C、E、K吸收与消耗,促进增加机体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从而起到免疫佐剂作用,因此有人甚至认为硒等微量元素比维生素更为重要。缺硒将直接导致40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以及生殖系统疾病、儿童发育不良和营养阻滞等。补硒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多种疾病。

1973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和动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确定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硒的奇异功效当即在发达国家引起轰动,一贯重视健康的美国人便在全国掀起了人人补硒的热潮,各种富硒食品从此走俏美国,1974年,美国官方机构食品与卫生管理局明文规定,为保证人能获得足够的硒,可食动物的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硒。此后1979年、1989年,美国官方又两次扩大和提高硒的添加范围和剂量,并将人的每日摄取硒量定为200微克。硒的发现,是人类健康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革命,它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被誉为20世纪最具权威的微量元素专家奥德菲尔德博士这样评价硒:“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利用,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人们发现硒和它所有的化合物均为有毒物质,比如硒的化合物掉在皮肤上会产生斑疹。正常人如摄入超过生理需要量50倍的硒就会产生中毒现象,硒中毒会造成头痛、胃肠障碍、腹水、贫血、脱发、指甲脆、疲劳,引起皮肤病和精神错乱、浮肿、不育、肝脏受损、肾功能紊乱及丧失嗅觉,饮水中硒含量过高会引起龋齿。这一切取决于硒的生物浓度范围。实验证明,人体(按体重70kg)含硒量为43mg。正常人体应维持硒量14—21mg。人体日排硒量为0.15mg,若不进行补硒,则人易患疾病。硒日补量在0.1mg以下对人体有益,在10mg以上则有害,硒对人的致死量为2—4mg/次。1997年国际上推荐每人每日需要硒量为0.06mg,我国推荐为0.04mg。

硒在自然界分布极不均匀。硒在地壳中含量仅为一亿分之一,在人体内仅为千万分之一,但它却决定了生命的存在。硒的摄取量不足导致人的健康恶化,免疫力下降,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中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我国从东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约有2/3地区主要农作物含硒量低于0.05ppm,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其中1/3为严重缺硒区。严重缺硒省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内蒙。贫硒省市有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甘肃。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市缺硒情况下,有个别地域硒资源相对丰富,土壤中富硒,目前已发现的富硒地区有:湖北恩施、陕西紫阳、贵州开阳、浙江龙游、山东枣庄、四川成都等。

在我国,认识硒对生命的重要性,发挥硒对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作用,就迫切需要在富硒地区发展富硒产业,这既是富硒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优势和需要,又是富硒地区对人类健康的责任和贡献。

二、我国及国际富硒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硒作为人体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它的营养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亚各国微量元素营养研究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并使用的有机硒营养剂有:硒代胱胺酸、硒酵母、硒蛋白及奶、硒藻类等。在国际硒的营养研究和产业快速发展情况下,国内硒资源的开发应用也方兴未艾,各种富硒农产品及富硒生物制品大量涌现,如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红薯、富硒蘑菇、高硒螺旋藻等,各种富硒农产品基地纷纷建设,很多地方围绕富硒农产品开展深加工项目。此外,在有机硒中提炼纯精体的试验已获得进展,对有机营养液、硒营养品、硒饲料添加剂和硒药品的研制也取得较好的成果。开发硒资源、利用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在国内正在兴起。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拥有世界上最大、富集程度最高的硒矿床,硒资源储量达50亿吨,赢得“中国硒都”之美誉。恩施市自1958年在沙地、新塘等地发现硒矿,1989年恩施市正式组织人员进行生物有机硒资源的开发利用。1992年就把发展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该市发展的重点产业,成立了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国硒都”网站,申请注册了“世界硒都”、“中国硒都”、“硒都”等通用网址,建立了恩施市硒资源开发监督检测中心。目前,该市共培育了30多家硒产品研究开发企业,开发了富硒保健品、富硒饮品、富硒特色食品、富硒饲料添加剂、硒微肥等6大类50多个产品,硒产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人民币,富硒食品产业已初步成为该市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素有“金色开阳•富硒之乡”之美称,硒资源丰富,全县75%以上的土壤富含硒元素,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山区少见的“含富硒量生态景观”,其动植物硒含量在0.05mg/kg—0.28mg/kg之间,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品含硒量标准,农产品中硒含量达到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食品含硒量标准。富硒大米(“开洋”牌天然富硒优质米)、富硒菜油(“开洋”牌高级菜籽烹调油、“开洋”牌二级纯菜籽油)、(高寨)富硒大蒜、富硒玉米面条、富硒泉水、富硒肉制品(开阳“福喜”富硒肉制品、清江富硒优质兔)、富硒茶叶(天然富硒南贡绿茶)等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

安康富硒水果(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浙江省衢州龙游县有两条富硒土壤高效农业经济带,富硒土壤33.46平方公里。该县加快规模种植富硒农产品的富硒基地建设,对富硒莲子实行统一订单收购,天然富硒大米以普通大米3倍多的价格在沪杭等地走俏。

目前,国内外从事富硒产品领先的企业有美国易安康公司、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公司、洛阳富海农产品公司、成都科中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宜昌大业生物富硒产业开发公司、浙江丰产农业科技公司、恩施军神生物药业、紫阳县神云富硒茶公司、紫阳康源生物工程公司等。

三、安康富硒资源基础及产业发展的状况

安康以紫阳为中心的富硒区域(以下简称“安康富硒区”),由于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使安康富硒区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富硒地层最厚、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属于我国难得的土壤富硒且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富硒区。科学研究证明,巴山地区土壤含硒量高于秦岭,并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安康境内大巴山东段的成土母岩含硒量为汉中的1.69倍,商洛的2.63倍。特别是大巴山东段早古生代的某些复杂岩层,含硒量达2.5—6.9ppm,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米,长度达400—500千米。安康的紫阳、岚皋、平利、镇坪等县及汉滨、石泉、汉阴等县区部分区域均位于大巴山东段,其地质岩层、土壤及水质检测含硒量明显较高,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富硒区域。相比较,湖北恩施富硒区虽然岩层富硒程度较高,但分布面积较安康富硒区小,地层厚度也只15米左右。

安康富硒区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地类型多样,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适生物种多,具有明显的生物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其蕴藏的岩土和地下水,生产的粮、油、果、药、茶、菜、畜、禽、蛋等动植物均富含硒元素,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检测检验结果表明,安康市茶叶硒含量明显高于毗邻的汉中、商洛两市,安康市茶样硒含量在0.1ppm以下者占17.4%,0.1—0.3ppm占47.7%,0.3—0.7ppm占6.3%,1.0—2.0ppm占8.6%,汉中市茶样硒含量小于0.1ppm占80%,大于0.1ppm仅占5%,商洛市茶样硒含量均为0.1ppm以下。安康市重点茶区茶叶平均硒含量分别为:紫阳0.653ppm、平利0.335±0.027ppm、岚皋1.403±0.3ppm、石泉1.325ppm、汉阴1.4ppm,均达到富硒茶标准值0.35—5ppm范围的最佳水平,高于全国其它茶区茶叶的数倍至数十倍。平利、紫阳县和汉滨区富硒区域种植的绞股蓝硒含量也分别达到0.3ppm、0.862ppm和8.15ppm。紫阳县粮食作物中,玉米含硒量0.237ppm,最高达到37.5ppm,小麦含硒量1.145ppm,马铃薯含硒量0.107ppm。经在汉滨区洪山镇连片50亩稻田试验,在土壤硒含量为4.504—8.787ppm环境下,稻谷硒含量为0.471—1.032ppm,高于低硒地区含量的20倍,且符合国家有关食物含硒安全量0.4—2.0ppm的规范要求,说明在富硒环境下生长的水稻均能达到富硒标准。此外,紫阳出产的秦巴硒菇含硒量达到1.99ppm,某些可利用蕨类植物含硒量达到2.68ppm,20多种中药材的含硒量比国内一般中药材高20倍以上。紫阳富硒地层水含硒量达到10ug/J的富硒矿泉水标准,远高于一般水源0.11—0.325ug/J的水平。石泉县生产的桑树食用菌含硒量达到0.59ppm。由于动植物是有机硒的天然载体,在安康富硒区生长的农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干鲜果品等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一般地区,成为发展富硒产业难得的资源基础。

近年来,安康富硒资源开发已经起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已开发经营富硒产品30个,产值总额3.9亿元,有32个企业从事富硒产品生产。其中,紫阳富硒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证明商标,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生产规模达到15万亩,产值达到1.5亿元。以富硒地下水为水源的康硒矿泉水、汉水硒谷矿泉水、双龙泉矿泉水、富硒桑椹果醋、富硒绞股蓝可乐,正在逐步走出山外。以富硒魔芋为原料开发生产的富硒魔芋精粉、葡甘聚糖、魔芋系列食品,正以独特的保健功能在全国魔芋产品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并远销东南亚地区。富硒粮油产品、富硒干鲜果、富硒方便食品、富硒食用菌等一批富硒产品也逐步由小规模开发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紫阳县神云富硒茶公司、紫阳富硒食品开发公司、紫阳康源生物工程公司、岚皋县魔芋食品公司、岚皋县茶叶公司、安康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永华农副业有限公司、汉阴成林油脂公司等一批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硒蛋白多糖、富硒多元素营养液、富硒蚕蛹氨基酸口服液等高技术含量的富硒深加工产品和富硒中药材正在加快开发研究并取得了较好进展。安康的富硒产业显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具有成为安康最具特色新兴绿色主导产业的基础。

目前主要存在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对富硒产业及产品识别、认识不足。发展特色产业首先需要找准特色资源,找准特色资源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认识自身资源实际并科学预测国内外市场需求。目前,我们对自身富硒资源的特色性、丰富性、经济性和良好市场前景还缺乏有效的甄别和充分的认识。好多富硒产品没有以富硒特色进行营销、没有“以硒为贵”,更有好多富硒产品没有开发、没有商品化。二是富硒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组织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组织化一头是农业产业化,一头是工业新型化,只有产业组织化的突破发展,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才能推动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向着集约、规模、深度、高端突破,才能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全市大部分县域努力组织经济发展,培植县域品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开放,呈封闭发展状态,存在一个县域经济不经济的问题。经济要发展应有相当规模的区域经济。在市域,产业发展普遍缺乏组织,缺乏统一品牌,生产经营能力分散,产业层次低、档次低、品牌小、收益少,存在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等弊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造成整体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弱,企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了资源开发效益和收益的提高。三是对外合作与开放不够。一个地区要发展,就要积极加强对外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欠发达地区也只有在开放、合作与竞争中才能发展自己。地处秦巴“闭塞之地”的安康,形成了相对比较封闭的心态,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墨守成规的思想束缚、排外欺外的狭隘心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还比较严重。由于“商”的意识弱,不少地方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对外合作缺少行业凝聚力和谈判能力;由于学习模仿意识差,对先进地区成功的经济发展路径、模式引进运用不够;由于投资环境不完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不多,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资金、技术、知识、人才的溢出不充分等。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在以后工作着力予以解决。

四、推进安康富硒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应当进一步认识富硒、开发富硒,大打“富硒牌”,加快富硒产业发展,将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将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安康经济实力。

(一)认识富硒产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在市场竞争中,特色就是潜力、是财力、是竞争力、是生命力。发展特色经济是根本。应当充分认识发展富硒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采取科学措施,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富硒资源开发,加速富硒产业发展。

(二)加强富硒产业发展的组织与领导。在目前情况下,政府重视和支持是任何一项工作最大的驱动力。提高经济领导能力,加强政府对富硒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把富硒产业确立为重点产业着力予以培育与开发。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做好富硒产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协调服务和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安康富硒资源开发监督检测中心,承担全市富硒产品硒含量指标的检测工作,为富硒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统筹策划、合力推出“中国硒谷”品牌,努力建设安康富硒地域品牌。建立安康“中国硒谷”网站,申请注册相关富硒产业通用网址,构建良好的网络平台,用互联网支持富硒产业走出去,开创新的推介与营销方式和体系。发挥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作用,利用各种对外活动,宣传安康的富硒状态,在国内外建立和强化安康的富硒概念。

(三)制定全市富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分析预测富硒产业发展的地位、作用与趋势,明确富硒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与思路。按照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富硒产业的区域布局。按照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要求,提高富硒产业建设水平和富硒产品附加值。面向国内外市场,以补硒保健为特色,建设高标准富硒食品原料专业化生产基地,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富硒食品,扶强做专一批富硒食品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省和全国名牌产品,把安康建成全国最大的富硒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公司+中间环节+农户”等富硒产品产销一条龙模式的发展。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及产业协会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融通金融资金、利用资本市场和调动民间资金,实现公平竞争,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民营富硒经济。建立富硒食品生产保护区,加强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富硒产业发展和“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四)开展富硒资源的调查与详查工作。开展富硒资源背景数据的调查与详查工作是发展富硒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制定富硒资源调查与详查工作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系统的对全市硒资源进行调查与详查,开展土壤、水体、水果、蔬菜、农作物、动植物、中药材等中硒自然分布情况的调查,开展地质、地理硒矿产资源的调查,查明硒分布的底数,创制出安康硒分布图,建立完整的硒资源档案,为安康富硒地域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富硒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供有效指导,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推进富硒农产品的提升与创新工作。对现有的农畜产品,如茶叶、魔芋、食用菌、粮油、干鲜果,生猪及其它畜禽产品等,进行梳理、包装、提升,并改进其质量,打出“富硒牌”,使其“物以硒为贵”,实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用工业的理念、方式、方法改造发展传统农业,通过现代流通业对农业的介入、主导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实现富硒区域农业的现代转型。同时,引进、开发新的农产品,使硒元素与经济效益更好的农产品相结合,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来。例如,可生产富硒大蒜。大蒜是最能富硒的植物,大蒜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可有效提高免疫力,清除体内活性自由基,这与硒的作用一致,有协同增效作用。有权威专家称:“富硒大蒜是地里长出的抗生素”。美国抗癌研究协会的试验表明,富硒大蒜的抗癌效果比普通大蒜高150—300倍,因此预言“富硒大蒜油将是全世界最理想的抗癌圣药”。

(六)实施富硒品牌战略。欠发达区域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形成市场竞争比较优势,就应以当地特色塑造地域品牌,使地域品牌成为吸引客户、推销产品、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安康在继续打好生态牌、绿色牌的同时,应大打“富硒牌”。生态牌、绿色牌是大部分区域都能打的,但能打富硒牌的区域属凤毛麟角。运用营销战略思维,面对国内外市场,以富硒地域品牌,把整个市域这个综合经济体包装推销出去。采取各种措施,以富硒资源及富硒企业和产品塑造安康的富硒地域品牌。富硒牌作为安康的信息载体和一种身份象征,成为一种无形资产,能大大提升安康的知名度。以富硒牌统领富硒产品、企业和乡镇、县域,有利于富硒产品、企业和乡镇、县域品牌的培育和提升,有利于全市富硒县域、企业和产品形成一个整体,相得益彰,取得富硒产业的规模优势。同时,培植和壮大富硒产品和企业品牌,支持发展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的富硒产品,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富硒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富硒龙头企业,增强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地域品牌的知名度,让全市的富硒产品获得最佳的品牌效应,顺畅地走出山门,走出国门,叫响国内国际市场。企业、县域、乡镇、村及农民应积极提升转型,当好地域品牌的“依附体”,例如女娲茶可以改名富硒女娲茶,正确处理产品品牌与地域品牌间的关系,依托地域品牌发展自身品牌,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安康富硒水果(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七)培育富硒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富硒企业是富硒产业发展的龙头,是提高富硒产业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把富硒产业作为鼓励创业的重点领域,引导支持创办各种富硒企业。积极培育富硒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引导富硒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企业或农村富硒专业经济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证的标志。各级政府要切实把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形成推动富硒企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八)做好富硒农产品商标与地理标志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要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并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就离不开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运用。有牌子才能闯市场,有市场才能赚到钱。运用商标和地理标志可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形成“公司+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从事富硒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通过使用商标和地理标志加入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能分享企业进行现代生产经营的收益,增加收入。龙头企业通过运用商标和地理标志把从事富硒农产品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取得规模效益。制定富硒产业商标和地理标志开发保护方案,政府推动,科学设计,组织申请富硒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以这两项知识产权的有效开发使用开拓市场,推动富硒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名牌。

(九)发展富硒产业中介组织。发展富硒产品生产流通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富硒产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方面。通过中介组织把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进富硒产业集约发展。通过中介组织提高农户在流通领域的谈判能力和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进行富硒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通过中介组织架起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之间的桥梁,有效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富硒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和科技化。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有计划、有组织的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发展富硒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行业协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营销组织、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建立经纪人协会,壮大农村富硒经纪人队伍。建立销售总联络电话。培育富硒专业营销组织和个私流通企业。建设富硒产品特色专业市场。

(十)提高科技对富硒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科技工作,增强富硒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有针对性地编制和申报项目,争取各级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富硒产品开发、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以及市场信息体系、监测检验体系、富硒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富硒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富硒产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富硒产业开发。支持依托有关科研机构建立富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富硒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差异和功效进行研究,开展富硒产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富硒食品良种工程建设,高标准进行品种改良和繁育,推广优质优良品种。加强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研制并推广安全、高效的富硒肥料。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通过对农作物增施硒肥、对畜禽喂养富硒饲料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补硒,确保农副产品的含硒量。

(十一)加强富硒产业的对外合作。“对外开放决定未来,招商引资决定发展。”要树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开发态势、诚信形象、开放政策和良好环境,在富硒产业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推进对外开放、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合作,获得富硒产业发展自身无法获得的瓶颈资源,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通过开放,把富硒产业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形成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市场主体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实现专业化生产,实现富硒产品商品化。鼓励富硒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在资金、技术、信息、管理、人才、法律咨询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引导富硒企业与国内外企业与市场合作,加入相关企业联盟,进入先进地区企业的产业链和配套(生产加工)环节。吸引外部企业进入投资设立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富硒原料生产基地,将农田变成大企业的“第一车间”。引导富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与外部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挂靠、“嫁接”到大的龙头企业,借船出海,把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富硒产业内部的联合与组织,建立一种和竞争对手互利共赢的理念,善于整合资源,善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力避无序与恶性竞争,提高产业整体对外合作的凝聚力和谈判能力。

(十二)强化富硒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工作。质量是富硒品牌的“生命”。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推广与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落实到选种、育种、种植,环境、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的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研制和推广富硒农产品生产标准,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研究各类不同富硒农产品含硒水平,建立相关富硒食品质量地方标准,并采取系统有效措施,保证富硒产品的硒含量符合标准。建立富硒食品标签制度,帮助和规范富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富硒”标识,凡不符合硒含量标准的产品,包装盒及宣传、介绍材料不得使用“富硒”标识字样。标注“富硒”的产品卫生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富硒产品生产与经营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加强富硒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督与管理,依法推进富硒产业的健康发展。

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