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富硒水果(富硒果园)
摸清阳泉市土壤硒含量“家底”,明确“1+10+100”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尝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今年,阳泉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舰队”顺利起航——
让土壤含硒量变产业“含金量”
我国现阶段果业形势、果树栽培技术、富硒苹果产业形势及展望……近日,在郊区举办的富硒苹果生产关键技术培训班上,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教授为农技员和果农送来了一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农技课。深入浅出的讲解、田间地头的交流,让参训的农技员和果农实实在在掌握了富硒苹果种植技术,为郊区做精富硒水果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举办各类培训为富硒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蓄能”“充电”,是阳泉市大力推进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阳泉市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蓄力培育“特”“优”“精”农业产业,立足阳泉市农田土壤中硒含量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布局一条以富硒功能农业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力争让土壤含硒量变产业“含金量”。
市农业农村局邀请山西省地质调查院专家学者在全市范围内设立450个采样点采样、检测,得到的结果令人欣喜:阳泉市农田土壤中硒含量丰富,硒元素平均值为每克0.476微克,是山西省农田土壤硒含量平均值的1.7倍;阳泉市可利用的富硒耕地约63.85万亩,其中富硒区27万亩、足硒区36.85万亩;阳泉市农田土壤中硒元素来源稳定,利于长期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如何让硒元素成为阳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力?阳泉市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从顶层设计入手,明确了“1+10+100”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开启了挖掘潜力、放大优势的富硒农业产业发展道路。“‘1+10+100’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中,‘1’就是市政府和山西农业大学共建富硒产业研究院;‘10’就是在平定县锁簧镇、巨城镇、岔口乡,盂县仙人乡、孙家庄镇,郊区西南舁乡等地建设十大富硒农业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形成富硒杂粮、富硒水果、富硒油料、富硒薯类、富硒蔬菜、富硒药茶(连翘茶)、富硒禽蛋、富硒猪肉、富硒醋、富硒酒等十大类别富硒产品全产业链体系;‘100’就是培育100个以上的富硒农业产业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和试验示范基地的带动,打造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构建‘硒+X’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立彪介绍。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行动才有未来。眼下,全市上下正朝着“1+10+100”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奋力前行。运行近3个月的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着力用科技力量撬动富硒农业产业。眼下,研究院富硒作物种植试验田里分区种着的杂粮、水果、蔬菜等长势良好,陆续进入成熟期。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高志强教授会经常和负责试验田日常管护的基层农技员交流、研讨。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情况、果实中的硒元素含量、新技术的运用情况……学术派专家和农业生产一线人员频繁思想碰撞擦出了许多火花。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岳润庆说:“在山西农业大学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在品种选择、培育上下足了功夫,作物生长期的日常管护也力求高标准,尽量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只有做好适合富硒区种植的各类作物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院才能为打造富硒农业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和培育富硒农业产业经营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1”的引领下,阳泉市十大富硒农业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也在积极有序推进。位于平定县岔口乡西头岭村的富硒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就是典型代表。秋日,富硒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里,白色的马铃薯花在蓝天绿野间竞相绽放。基地上空,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叶面肥和生物杀虫剂的喷施作业。看着眼前的场景,西头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会明脸上满是笑容:“距离富硒马铃薯收获季越来越近,大伙儿不敢有丝毫懈怠。今年5月,我们带领村民种植了500亩大白花马铃薯、300亩雪川红马铃薯、100亩红美马铃薯和100亩黑金刚马铃薯,现在村里的富硒马铃薯种植面积有1000亩。为了打造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我们引进了许多新农机。有了植保无人机、高地隙打药机、马铃薯捡拾机等,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打造富硒“金招牌”,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及影响力提升是绕不开的内容。今年以来,阳泉市积极打造“漾泉硒品”品牌,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尽快完成产品富硒认证,积极打造富硒杂粮、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药茶(连翘茶)、富硒禽蛋等特色产品“线上”展销平台。截至目前,山西益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的连翘茶,山西佳珍粮业有限公司的小米、高粱、土豆,阳泉市利阳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小米营养粉、黑豆营养粉、红豆营养粉已完成富硒认证。同时,阳泉市利用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的设计生产优势,推进富硒农产品与陶瓷包装有机结合,助力富硒农产品提档升级。目前,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已完成富硒醋、富硒酒、富硒药茶等系列富硒农产品200套特色陶瓷包装设计,陶瓷包装正在有序生产。
来源丨阳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