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富硒水果(玉树食用)
走进青海大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体验中心,青稞面粉、青稞米、青稞素面、青稞酒、青稞枸杞醋等产品琳琅满目。
“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围绕青稞全产业链建设,深入挖掘青稞特色文化,采取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方式,开展青稞良种扩繁,生产有机饲料,研发藏区主食、青稞米、青稞面点、青稞休闲食品以及青稞酒、青稞醋等产品,设计注册了‘大垚’‘稞天下’‘糖友好友’‘戈壁村’等商标。青稞正从过去农牧民餐桌上的主食成为时下消费者喜欢的特色食品。”青海大垚董事长甘生智介绍说。
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粮食作物,已有3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不仅是青海农牧业的支柱产业,农牧民的主要口粮,还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青稞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7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10万吨。随着“昆仑号”“北青号”系列青稞新品良种的成功选育以及大面积推广,青稞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了青稞产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地域条件、加工技术、营销渠道、品牌宣传等因素掣肘,我国青稞产业还处于初期加工阶段,品牌化、标准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其绿色、营养、健康的特色产品功能还没有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为擦亮青稞这张“青海名片”,青海大垚积极响应国家和青海省大力发展青稞产业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围绕“乡村振兴”和“一优两高”发展战略,按照“政府引领、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的发展思路,以绿色有机为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青海青稞,健康天下”为主题,深度挖掘青稞的多元功能,发挥青稞文化内涵,相继完成集约化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等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基地支撑
打造青稞全产业链
“不畏海拔之高,可抵岁寒风霜。美食糌粑,育十方百姓,佳酿酩馏,暖藏汉黎民。”
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其药食同源的特性更符合当下人们所追求的健康饮食结构和未来健康饮食的发展潮流。如今,一粒小小的青稞,正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营养价值的发掘,成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维护粮食安全的新支撑。
“青海粮食生产的优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短板是地理位置属高寒冷凉地区,耕地资源不足,粮食种植品种受限。但青海是国家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山川秀美、空气优良、水源洁净,适宜种植的粮食基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说是天然、生态、有机产品,且农作物的有效营养成分数倍于平原地区,具有显著的产品优良性和商业价值。”青海省粮食局局长顾艳华说,为补齐短板,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稞产业发展,将青稞列为农牧业十大特色产业之一,深挖青藏高原的资源禀赋,提升青稞综合价值,加快青稞产业化进程,形成特色粮食种植区。
2018年,青海大垚被青海省财政厅、省粮食局评为青稞省级示范企业,成为青海省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单位、“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企业。青海大垚紧抓政策契机,按照生产“健康、绿色、有机”产品的目标,围绕“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加快流转新开发土地,大力推进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广大种粮农民、粮食企业生产优质粮油。
为保证原粮质量,青海大垚把产业链前移,大力布局青稞育种、种植基地建设,在都兰县巴隆乡划定良种繁育基地,在哇玉、东山村开展青稞倒茬轮作,在蓄集乡、尕海镇进行青稞倒茬轮作,以及油菜、苜蓿套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土地流转5.8万余亩。
通过对青稞品种的产量、质量、抗性等因素进行对比试验,青海大垚遴选出柴青1号、昆仑15号两个品种,在海西州德令哈市、都兰县广泛推广种植。同时,该公司不断创新“企业+基地+订单”生产模式,引导农民按标准和要求种植,企业按优质优价原则收购,在逐步提高青稞优质品率的基础上,实现“青稞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青海大垚紧紧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注重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加工中的优势和主导作用,将区域特色主食产业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打造青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提高粮食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甘生智指出,经过青稞全产业链项目及“中国好粮油”项目建设,青海大垚已建成集种植、养殖与有机肥生产的现代化综合性原料供应基地,在保证产业原料的供应与质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拓展和延伸产业链的基础上,构建了青稞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品牌建设-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勤奋耕耘终有获,喜看硕果挂枝头。青稞全产业链项目实施完成后,预计青海大垚优质粮油增加率达到30%以上,青稞产量有望达到2.2万吨以上。
“我们将紧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质粮食工程等良好政策机遇,加大良种良法良技推广,推动青稞产业向粮用、粮饲兼用和加工等多方向发展,实现青稞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产业,确立我省青稞产业在国内的优势地位。”甘生智满怀信心地说。
品质引领
树立青稞文化品牌
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是消费者所需,也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养、健康、安全的粮油产品成为市场的消费主流。青稞富含麦绿素、β-葡聚糖、高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等对人体有益物质的特性,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保健功能,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立足青稞营养丰富、‘药食同源’的特性,青海大垚紧跟市场需求变化,提出了构建‘大健康’产业的构想,相继开发出方便即食类、营养保健类、主食类、休闲小吃类等产品。青稞主食面粉、燕麦米、青稞米、青稞素面四类企业标准已通过政府部门复核,产品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甘生智表示。
如今,在青海省各大商超、电商平台,筋道、营养、安全的青稞米、青稞素面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青稞素面等产品不仅成为继糌粑、青稞酒之外农牧民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也逐渐成为营养、健康、特色粮油产品的代名词,走进更多百姓家的餐桌。
“过去青海的好粮食没有加工出好产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譬如青稞面,都是传统的小作坊,加工洁净度低,口感差,研磨温度高,把营养成分破坏了。”甘生智告诉记者,青海大垚创办后,第一件事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利用工业机器人包装运输生产线、智能检测设备等,提升加工工艺,为生产优质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为保证青稞产品品质,让消费 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青海大垚与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检测试验中心合作,就种植基地土壤检测改良与青稞种植标准编制签订合作协议,协助完成《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土壤中有效钼的测定草酸-草酸铵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两项地方标准的编制。同时,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了政务公开、在线溯源信息展示,开发了三品一标管理查询等功能,利用二维码形式、网站形式等各种手段为监管提供便捷的方式,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通道,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在粮食安全与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
此外,该公司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就青稞研发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开展青稞麸皮开发利用;与青海华实青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青稞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夯实科研基础,并顺利通过2020年度“青海省科技型企业”认定。
好酒也怕巷子深,好粮也怕无人闻。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认识、体验青稞产品,青海大垚线上、线下齐发力,把青稞文化和餐饮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去发现青稞、认可青稞、认识青稞。
在线下,青海大垚通过建设产品体验店、加盟大型连锁商超专柜等方式,逐步拓展销售区域,目前已建成省内产品体验店6家、省外商超专柜30家(北京8家、湖南22家),产品入驻北京地区大中型商超450家。
线上方面,该公司通过建设青海大垚官方商城平台,入驻青海省财政厅省本级政府采购网、微盟、青品汇、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西部优选”平台以及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加快与各大网商、直播带货平台的对接。同时,通过参加粮交会、大型产品推介会、博览会,赞助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广告宣传等方式,不断挖掘青稞文化内涵,树立青稞文化品牌,把高原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
从青稞产品的初加工,到深加工,再到品牌化,青海大垚努力走出了一条青稞高质量产业化之路。甘生智说:“我们要做品质最好的东西,引领健康生活,把青稞打造成‘青字号’特色品牌,把实惠、健康、幸福送给老百姓。”
助贫为责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甘生智指出,种植青稞的收益直接关乎到农牧民的经济来源。“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是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受益为目的,只有带动更多的农牧民增收脱贫,“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才能落地生根。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带动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近年来,青海大垚全力布局青稞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改善和提升项目区青稞产业生产条件,提高效益产出水平,推进青稞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跨越。
青稞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实施后,青海大垚青稞种植基地面积将达到10万亩,人工饲草收贮、加工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可直接带动农户2000户,户均年纯增收3000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0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2020年7月10日,“中国好粮油”玉树青稞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启动仪式暨玉树州通天河黑青稞食品体验中心开业仪式举行。该项目围绕区域特点,发挥生态优势,从玉树特色主食黑青稞药食同源特性入手,针对当前青稞产业产品单一、工艺简单、附加值低、产业化开发缺乏、市场竞争力弱等短板,按照绿色、有机、营养、健康要求,进一步加固青稞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为玉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青海大垚收购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上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黑青稞,帮助其解决卖粮难的问题,上庄村村委会特意送锦旗,感谢公司为当地助农扶贫工作做出的贡献。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色优势农作物,也是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增收的‘金种子’,大力发展青稞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有效路径。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稞产业发展,并将其列为全省农牧业十大特色产业之一,在坚持有效保障口粮的同时,大力发展青稞精深加工业,力争实现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带动农牧民脱贫增收。”顾艳华说。
生态为核
擦亮美丽青海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调研考察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为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青海省粮食局紧抓“生态”的牛鼻子,积极引导域内粮食企业开展产品的生态种植、绿色加工,以生态和品牌统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稞全产业链项目实施可有效治理土地面积20万亩。”甘生智说,青稞种植基地生态效益,一是提高植被盖度,增强保水固土能力,通过流转荒滩地,植被覆盖度由30%~40%调高到95%~100%,以起到保水固土作用,据资料统计,种植青稞的土地在大雨状态下,可减少地表径流47%,减少冲刷量77%,保持水土能力比其他作物农田高5倍;二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青稞根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长期做好青稞种植,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给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保证青稞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青海大垚与大有农业(北京)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进行合作,通过引进对方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快推进青海省现代农业及特色粮食产业体系建设。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粮食安全保障和质量兴农战略、盐碱地荒坡地退化地修复改良,共同打造国家生态粮草蔬菜基地产业园项目,计划建设适度规模国家生态粮草蔬菜基地。在土地退化、盐碱荒漠化较严重的德令哈地区开展实施土地修复改良建设国家生态粮草蔬菜基地产业园项目,以生态粮草蔬菜种植进行土地改良和地力提升,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解决困扰现代农业发展最为基础的土地质量提质升级难题,实现生态治理。2021年底,将启动国家生态粮草蔬菜基地产业园项目建设。
据了解,国家生态粮草蔬菜基地产业园采取农业生物技术对退化土地进行改造修复,建成独具特色的高标准国家生态粮草蔬菜基地产业园。通过国家生态粮仓将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目标紧密结合,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在示范完成“生态弱碱红米”“高原家庭牧场模式”“高原草畜融合牧场模式”的同时,配合地方畜牧兴农等政策,在土地退化较严重的盐碱区域优先投资建设生态粮草蔬菜基地产业园项目,打造三产融合功能的新农村草畜融合新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青海大垚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省粮食局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五中全会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加快推动青稞全产业链及青稞产业集群、优质粮食工程、‘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等优势项目建设进程,围绕粮食安全保障和质量兴农战略、盐碱地荒坡地退化地修复改良,打造国家生态粮草蔬菜基地产业园项目,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让青稞产业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擦亮美丽青海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底色。”展望未来,甘生智信心十足。
(原文刊登于2021年4月10日粮油市场报B04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