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富硒蔬菜(宁都富硒小西瓜)

硒宝 11-18 18:09 145次浏览

今天,《农民日报》头版以《江西赣州:大棚“上山下滩”稳粮又增菜》为题,宣传推介 “不与粮食争土地、‘上山下滩’建大棚”的赣州做法。一起来看看!

宁都富硒蔬菜(宁都富硒小西瓜)-硒宝网

江西赣州:

——大棚“上山下滩”稳粮又增菜

一整片“茅草都难长一米高”的荒坡地,能种出什么?在宁都县,经过开荒整治,这片荒坡地长出了年亩产1万斤的辣椒。

一大块“红薯都长成空心薯”的荒滩地,能变成什么?在兴国县,经过土壤改良,这块荒滩涂变成了品质芦笋的高产地。

这样的变化都发生在江西省赣州市,而如此神奇之笔都来自赣州市蔬菜大棚“上山下滩”的基层首创。赣州市积极响应中央“遏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号召,为破解其他产业与粮食生产争地矛盾,积极转变用地理念,采取试点推进、以点带面的方式,盘活利用荒地、荒滩等“四荒地”,探索走出了蔬菜大棚“上山下滩”的发展新模式。近年来,赣州市利用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发展大棚设施蔬菜9832亩,年产蔬菜上亿斤。

“既要扎牢‘米袋子’,又要拎稳‘菜篮子’。”赣州市副市长罗瑞华认为,蔬菜大棚“上山下滩”改变了荒山、荒滩、荒沟、荒坡等现状,既实现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新空间“三拓宽”,又促进了蔬菜产量、粮食播面、生态价值“三增加”。

正当春季农业生产展开之时,记者深入赣州市田间地头,探访“不与粮食争土地、‘上山下滩’建大棚”的赣州做法。

大棚“上山下滩”,纾解“粮菜抢地”之争

“既要扩大种粮,又要规模种菜,可地从哪里来?”两年前,一到春耕生产季节,宁都县长胜镇真君堂村的种植大户欧小明就犯愁。

欧小明的忧心道出了赣州不少农户的无奈。

江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赣州市粮食播面排全省第四,蔬菜产量产值居全省第一,如何平衡农业产业供地和粮食生产用地一直是困扰当地发展的难题。

赣州山多田少土地紧,可谓是寸土寸金。近年来,赣州市立足毗邻大湾区等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蔬菜成为继脐橙之后产值超百亿的富民支柱产业。而种植脐橙占用了大部分低丘缓坡山地、旱地,一些地方不得不将蔬菜大棚建在耕地、良田里。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响应国家政策,我们赣州立行立办,2021年3月出台工作方案,明确要加强撂荒耕地整治。”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昱介绍,政策引路、基层探路,变废为宝、变荒为绿,这成为我们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的共识。

政策引路还需实践探路。素有“赣南粮仓”之称的宁都县作为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粮食产量占到了赣州粮食总产的1/7。因此,宁都县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率先探索“大棚上山”做法。2021年3月,作为产粮大镇的长胜镇在摸排中发现,法沙村等地荒坡地多达4300亩,这些荒坡地为紫色页岩山地,不适宜水稻耕作,利用率低,但紫色页岩富含磷、钾、硒等微量元素,经土壤改良后,适合蔬菜种植。2021年9月,经过高效整治,长胜镇首个规模建设的“大棚上山”高标准千亩蔬菜基地在法沙村建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宁都“探索蔬菜大棚上山、破解粮菜争地矛盾”引起了中央的关注,中央政策研究室以“综合研究”简报的形式专门刊发了宁都做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在宁都的基层首创下,赣州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因势利导,发动全市特别是产粮大县“抓好撂荒地统筹利用”,江西产粮大县兴国县因地制宜、大棚“下滩”,盘活低效河滩荒地(大部分属于河道改道之后河堤之外的河滩荒地)发展设施蔬菜。

创新开发模式,力解大棚配套建设之难

实现大棚“上山下滩”,并不是农业农村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谁来建?怎么建?这一系列的问题考验着当地党委、政府的智慧与胆识。

在荒坡荒滩建设水田路网配套的蔬菜大棚每亩需要5万-6万元,这是一笔不菲的资金,谁来建?赣州市因县而异、因地制宜。在兴国县,由于目前整治开发的荒滩地只有三个村近400亩,加上农业企业早在兴国县发展设施蔬菜,因此兴国县由农业企业出资建设,政府奖补,采取“谁出资、谁建设、谁管理、谁种植”的模式。

而在赣州全市最大的设施蔬菜种植地——宁都,经过摸清“家底子”,宁都可利用、能开发的“上山大棚”达3万多亩,其中7000余亩作为首期整片开发,首期仅大棚配套建设资金就需要1.4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如果靠农户或者镇村政府来出资都不太实际。”宁都县政府副县长钱枣园告诉记者,为此,宁都县推动建设模式创新,推行“县出资、乡建设、村管理、户种植”建管模式,明确县农投公司为投资主体融资开发建设,并持有大棚产权,按照不低于每亩每年2000元标准收取大棚租金用于还贷。

资金问题解决了,荒土如何改良?宁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铭向记者介绍,为了改良土壤,当地农技人员将原来表层的紫色页岩土堆积在一起,通过半年时间风化,然后从低洼处运来“客土”,再将底肥、风化土、“客土”搅拌在一起,提高土壤肥力,便于种植蔬菜。

“上山大棚”离不开水。蔬菜基地背靠梅江河,长胜镇采取“提灌”方法,将水引入大棚。为了让蔬菜基地有水浇灌,长胜镇三招齐下:打井地下取水、地表建池补水、挖塘蓄积雨水。长胜镇党委副书记钟金平向记者介绍,仅在法沙村“上山大棚”蔬菜基地,就打了36口井,36口井管网联通,确保最高处、最角落的大棚蔬菜都能“喝”上水。

优化全链服务,破解粮蔬如何双赢之惑

大棚建好了,该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协同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提供全链服务,帮助农户种得对、管得好、卖得俏。

种什么?在产业链的前端,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引导各地因地制宜,一县一特。宁都的农业特色产业是“五黄一白”,因此宁都利用改良后的荒坡地规模种植黄椒。而兴国县的河滩地大多是沙性土壤,适合种植芦笋。因此,兴国县从江苏引进农业企业,在埠头乡龙砂村等3个村的河滩荒地反季节种植芦笋。

在产业链中端,为了科学种植、高效种菜,宁都引进中科院院士李天来建立院士工作站。为了让技术落地,宁都从山东寿光请来了2个专家坐镇指导,以每人10万元年薪请来了26个“土专家”到各个乡镇蔬菜基地蹲点服务,全面巡棚、全程指导、全力解难。

在产业链后端,宁都县优化销售服务,组织“正规集团军”打阵地战,组建6支专业销售队伍,分片对接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同时组织“农民游击队”打运动战,培育乡村两级销售队伍,激发合作社、种植户在城市批发市场、乡村集市档口,主动出击,灵活销售。

经过良法种植,宁都“上山大棚”里的黄椒年亩产达到了1万斤,350户种植大户每户年增收30万元。据统计,宁都“上山大棚”年产蔬菜3.5万吨,产值2.1亿元,助力9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60万元。

更为关键的是,“上山下滩”建大棚,不和粮食争土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荒坡荒滩被改良利用起来发展大棚蔬菜。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宁都县,能利用、可开发的荒坡地可达3万亩;另一方面,随着这些“四荒地”被逐步开发利用,一部分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从良田耕地上退出来,还原用于粮食生产。

欧小明原来常年利用简易设施在耕地种植黄瓜20亩,年亩产量约8000斤,年纯收入约15万元。2021年起,他在真君堂村租赁13亩“上山大棚”,黄瓜年亩产量达2万斤,年纯收入达到26万元。“上山大棚”竟比田间简易大棚种植蔬菜更赚钱,2022年,欧小明将原来占用的耕地还原粮食生产。

蔬菜增效益,粮食喜丰收,粮蔬实现了双赢。赣州市202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5.77万亩,比2021年增加1.6%;2022全市蔬菜产业总产值达113.33亿元。

来 源:农民日报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