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铁补铁效果好吗(效果焦磷酸铁好补铁吗)
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素缺乏疾病,患者由于血氧不足,易引起疲劳、烦躁、记忆力减退等系列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降低了生活质量。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缺铁甚至有可能影响儿童脑部发育。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缺铁性贫血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中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达47.4%、孕妇为41.8%、老年人为23.9%,是亟待关注的健康问题。
关于缺铁性贫血的直接病因,我们在之前的文章(「科普」微量元素铁与健康,铁剂不是补药,切记不缺铁莫补铁)中已经说明,一般可分为三类:铁摄入相对不足、铁吸收障碍和铁损失过多。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缺铁性贫血,既需要治疗诱发缺铁的原发疾病(比如患有影响吸收的疾病),同时也要尽快改善缺铁的症状,减少因缺铁性贫血造成的损伤。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可分为两类:即促红细胞生成素类和补铁剂(也就是含有铁元素的药物),其中补铁剂是目前最广谱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不同补铁剂的特点,以期读者在有补铁需要时,对其科学合理的选择补铁剂提供参考。
1832 年,法国学者Blaud 将硫酸亚铁与碳酸钾制成复方制剂,开创了贫血治疗的新方法。随后碳酸亚铁、氯化亚铁、焦磷酸铁等一系列无机铁相继被开发成为口服铁剂。
图片来自网络
硫酸亚铁中的铁以二价铁形式存在,比元素铁和三价铁更容易吸收,但无机铁服用后,会在胃部快速解离,存在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又以便秘症状较为突出。
此外,二价铁的化学性质活泼,短时间内摄入过量的游离铁进入体内,容易催化自由基反应,损伤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因此无机铁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
图片来自网络
20 世纪60年代初,先后出现了一批小分子有机酸铁盐和铁螯合物补铁剂。有机铁在铁腥味、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上普遍优于无机铁。
有机酸酸根与铁离子之间既有离子作用,又有配位作用,形成的化合物服用后可在胃酸作用下缓慢释放铁离子,避免了高浓度铁离子对患者消化道的刺激,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但这类制剂中铁的吸收和无机铁一样,受到食物中类似鞣酸、纤维素等成分的影响。其中L- 抗坏血酸亚铁,可在一定程度是避免鞣酸等物质的影响,还可保护二价铁不被氧化,是较为理想的小分子补铁剂。
铁螯合物补铁剂以氨基酸铁螯合物为主,铁的吸收不再以离子形式进行,而是以氨基酸铁螯合物的形式直接通过小肠绒毛刷状缘被机体吸收,患者无需饮食禁忌。但这类产品成本较高。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经常听到的血红素铁也属于小分子有机铁剂,血红素铁是动物铁存在的主要形式,能以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吸收,生物利用度是一般铁剂的3 倍以上,不会引发消化道不适,是理想的生物态铁剂。
图片来自网络
但就目前的技术,分离得到纯的血红素铁较为困难,制备高纯度的人用药血红素铁制剂成本较高,且口服给药起效缓慢,治疗周期长。
前文介绍的无机铁剂和小分子有机铁剂都是口服补铁剂,通常需要持续数周的治疗才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此外,口服补铁剂还可能会限制其他药物的吸收。
图片来自网络
多糖铁复合物已被证明,通过静脉给药是安全的。多糖铁复合物胶体溶液经静脉滴注或推注后,铁纳米颗粒在血浆中分散,被脾脏、肝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的DMT1 表面受体识别,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被细胞摄取。
静脉铁剂直接注入体内,铁几乎全部被吞噬细胞吞噬转化,随后缓慢释放成为循环铁,铁的损失较少,因此为防止铁过量,给药剂量必须严格控制。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微量元素铁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但铁的摄取量并非多多益善。如果长期摄取过量的铁,会引起多种疾病,甚至引起铁中毒。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实验过程中,补铁使动物体内的肿瘤发展很快。这是因为,癌细胞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以铁为原料,体内多余的铁正好为癌细胞提供了“口粮”。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铁质过多会加重脾脏的负担,抑制了人体免疫功能,使癌细胞乘虚而入。铁元素在心肌中聚积过多,还会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因此,服用铁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但需要注意补铁效果,也应预防铁中毒。在确实需要补铁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图片来自网络
(1)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与铁结合成沉淀而不利于肠道对铁的吸收;
(2)口服铁剂时,尽量与摄入富含钙质(比如牛奶)的食物有一定时间间隔,因为食物中的钙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
图片来自网络
(3)注意合并用药的情况,比如不宜和四环素及碳酸氢钠等药物同服,其中四环素会与铁形成难以吸收的络合物,而碳酸氢钠这类药物会中和胃酸,不利于铁的吸收。
关于如何科学补铁以及预防铁中毒的知识,您了解了吗?
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请点赞关注鼓励,我们将继续带来精彩内容。
参考文献:[1] 补铁剂研究进展, 药学进展, 2016, 40(9), 680-688. [2] 补铁过量危害多,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5, 1,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