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面粉富硒(富硒面粉是骗局吗)
天赋河套 一季好粮
河套小麦是个宝
骄阳之下,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荡漾,到了一年小麦收获的季节。今年巴彦淖尔种植小麦147.02万亩,比去年增加了20余万亩,又是一个丰收年。
“河套小麦”从种到收处处可说,从头到脚样样是宝。咱们一起去看看——
黄河水滋养的“绩优生”
收割小麦
喝着黄河水,背靠阴山下。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河套小麦的优秀品质,丰富的水利资源哺育出河套小麦健康的体魄。
从最初的给人果腹,到如今形成产业,河套小麦被赋予了绿色、有机、高端的特性,声誉地位越来越高。
近年,我市建设“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河套小麦被农业科研人员评为“五项全能冠军”。
河套小麦被科研人员研究后发现,按照衡量小麦品质的蛋白质含量、面筋质含量、粉质指标、拉伸指标、沉降值这五项综合指标,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小麦都遥遥领先,所以是当之无愧的“五项全能冠军”。
河套小麦之所以优质,是有赖于河套地区,地处北纬40度,是农作物种植黄金带,具有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年平均降水量188毫米,海拔1000~1800米之间;年日照时数3100~33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46~152千卡;全年≥10℃的积温为3053~3339℃,年平均气温6.1~7.6℃,日平均温差14~18℃;无霜期110~142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小麦在河套地区的种植面积是66.6万亩。1961年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的三盛公水利枢纽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八百里河套的农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小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快,种植面积达到了百万亩。
每年春天,小麦都要在河套大地安家落户,每一粒小麦都要经历“种在冰上”的磨炼。通过自然春化为拔节抽穗打好结实基础,锤炼了河套小麦的优良品质。
今年,全市的种植面积共147.02万亩,从耕到种最后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而且严格执行国家绿色标准规定,河套小麦全部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其中1万亩达到了有机标准。
河套地处干旱的西北高原,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但是却是一个水源充沛,灌溉便利的风水宝地。黄河流经河套平原345公里,年径流总量315亿立方米。八百里河套傍着黄河水,自古以来就是休养生息的富庶之地,因此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之美誉。
“喝”着母亲河水的河套小麦7~8月成熟。此时气候炎热,在“火”的考验下,小麦的籽粒灌浆速度加快,灌浆期缩短,形成较多蛋白质;不过,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滋养,小麦的身体就会干瘪,体重下降,提前枯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幸运的是,河套小麦生活在河套灌区,水分能够得到保障,干热风反而能大大提高小麦的营养。
“记忆中的味道”来自河套好面粉
面点
在兆丰面坊的展柜中摆放着刚出炉的9款烘焙产品,它们是经过两年多的研发才立于展柜之中的。
兆丰有机面粉、富硒面粉、绿色面粉……不同原料的烘焙产品都有其独特的风味。今年4月新上市的“蒙古格格”饼,上市前一年进行了近百次的试验研发,最终确定以原汁原味的纯正奶豆腐为核心原料,产品酸甜的奶香味、松软的口感,给人以嗅觉和味蕾的双重享受,很受消费者欢迎。
年销量100多万个的酸奶饼是兆丰烘焙产品中的销量冠军,是经过近百次试验后于2018年11月上市的。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食客来电订购酸奶饼。兆丰面坊复工开业第一天,在不可堂食的情况下,从7点到晚上11点,全员加工酸奶饼,一天之内向全国各地邮寄了3000个,70%邮寄到了海南,其中一位客户订购了300个,要送给在海南的朋友。
不论走到哪里,最不能忘记的是家乡食物的味道。7月19日上午,兆丰面坊接到一位广东的客户电话说,为80多岁的老父亲买的原味饼收到了,老人吃了很满意,说终于又品尝到了记忆中家乡食物的味道。据兆丰工作人员介绍,兆丰面坊大力推广有机雪花粉,原味饼只用有机雪花粉与水和面烙制,掰开饼瞬间浓浓麦香扑鼻,是到兆丰面坊就餐的食客必点的主食。
兆丰面坊总经理张亮介绍,兆丰作为第一批进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兆丰小麦研究所全体人员在不断的研究发展河套小麦,从种子的研发、种植、收储、成品,每一个细节都精细化处理,以最好的口感呈现给大家。
有故事的河套面塑
面塑
栩栩如生的寿桃、蒙古包前的牛羊、十二生肖的中式蛋糕……这些都是邱霞纯手工制成的面塑作品。
邱霞是河套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下岗后,她选择了以这项几近失传的面塑手艺创业。起初,她用不同的面粉做试验——有的面偏软难以塑型,有的则过硬捏不光滑,通过比较,还是河套小麦高筋粉塑型最好。面塑的美观和口感成就了邱霞的事业,已发展了上万粉丝的邱霞,在饿了么、美团、抖音、快手平台开展产品销售,很多回头客推荐了新顾客,事业像滚雪球般发展着。
邱霞和面只用纯牛奶和鸡蛋。她将蒸好的面塑晾凉装袋,购买的人刚打开袋子就闻到一股香味,尝一口,喷香。
十二生肖面塑在邱霞的面塑作品中十分具有代表性,五颜六色的动物呆萌可爱,倍受小朋友喜爱。邱霞说:“我所用的颜色都来自食物,红的是红曲米、绿的是菠菜、黄的是南瓜、紫的是紫薯,我宁可利润薄些,也要用最好的食材。我也希望能以微薄的力量为‘天赋河套’添砖加瓦,会把申请‘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奋斗目标。”
从2017年12月创业到现在,邱霞在传统的基础上革新,为顾客提供订制服务。邱霞说:“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传承。”小时候,邱霞的姥姥捏面人,每个面人都有一个故事,被这些故事吸引着的邱霞跟着姥姥捏面人,她一边听一边学,既学会了怎样制作面塑,又把姥姥讲的故事记在了心里。
现在,邱霞的面塑远近闻名,我市大大小小的展会都会有她的身影,“天赋河套”展区也有她的作品,邱霞用自己的非遗手艺将河套优质小麦制作成有故事的作品展出。她的作品还被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带到香港参展,这是邱霞的面塑走到的最远的地方。
百搭小吃河套面筋
面筋
同是河套面粉制作而成,只因各家汤料的不同,便有了百种滋味。清淡还是浓郁?做主食还是当凉菜?全看食客的口味和选择。这就是巴彦淖尔的名小吃——面筋。
将面粉加入适量水、少许食盐,搅匀上劲,形成面团,稍后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淀粉和其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就是面筋。
随着外出的学子与游子的脚步,巴彦淖尔的面筋走向了更远的地方,然而真正将河套面筋带向全国的不得不提西贝餐饮。西贝用全球最好的面粉研发面筋,通过一场场“殊死搏斗”,河套面粉以最佳成绩胜出。
配以特殊秘制料汁,色泽鲜亮诱人的河套面筋吸引了不少食客,它已经成为西贝全国376家门店的客人必点的菜品,也造就了多年来西贝门店的销量冠军——河套面筋每年卖出1000万多份,创收4亿元。
麦秸编出精美工艺品
麦秸工艺品
优质小麦被割倒入仓后,剩下的麦秸还可以编成精美工艺品。
麦秸编织工艺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以麦秆为原料,经过选料、染色、裱平、设计、纯手工制作而成。麦秸手工艺品形状不同、图案千变万化,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张春花是市汇星巧手手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最近,她签了很多订单,为河套优质农产品手工编织外包装,提升产品卖点、提高销售量,因为手工编织的麦秸工艺品既可以当摆件也可收纳物品,还能勾起人们儿时的回忆。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春花在外地看到麦秸能编成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回到临河就想着用河套的农作物编织手工艺品。当时已近冬天,可以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几乎没有,但她还是没放弃,用收回来的少量麦秸编制了一个小型粮仓。
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张春花今年早早地与各地农户协商手工割麦秸,预约大量收购未损麦秸,解决原材料问题。在与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后,她忙着为销售枸杞、葵花、苹果梨等需要外包装的企业制作包装模板,之后还要根据企业要求不断完善。
目前,张春花的员工有212人,其中有残疾人、城乡剩余劳动力以及贫困户,大家共同为河套小麦文化升级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