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富硒地瓜(富硒地瓜好吃吗)

硒宝 11-16 18:08 158次浏览

邹县富硒地瓜(富硒地瓜好吃吗)-硒宝网

金秋时节,河洛伊川薯粟飘香。乡村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薯叶腾起如玉细浪;加工车间内,金黄小米承载着年丰时稔的殷殷希冀;漫步集镇街巷,各种薯粟小吃香甜诱人,食者云集。

地处中原粮仓,却非产粮大市,河南洛阳域内山川丘陵交错,山地面积占比85%以上,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八百里伏牛山脉像一道枷锁,让山区农民吃尽了苦头。

近年来,伊川县独辟蹊径,瞄准蜿蜒起伏的丘陵坡地着墨发力,找准“两山”转换的要诀,借“薯”生金、点“谷”成金,将昔日“凉”资源做成了当下“热”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版图中描下一笔亮色。

昔日远在荒山无人问的杂粮、红薯等特色产业竞相迸发,“岭上硒薯”“伊川小米”等区域公用品牌应势而生,为洛阳南部丘陵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强势动能,探索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发掘丘陵山区发展潜力

在历史上,洛阳“十年九旱”的气候和“五山四岭一分川”的地形,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就拿伊川来说。农户种植小米的传统至少上千年,但外界对此几乎毫不知晓。品牌不彰、宣传不够,明明是好东西却卖不出去,外面的农特产品又不断涌进来。眼看着钱却装不进口袋,农户心疼得直掉眼泪。

眼泪和无奈在许多人心中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洛阳南部丘陵山区农业怎样才能跨过地形地貌这一天然“门槛”?

更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是,洛阳农村低收入群众大多居住在丘陵山区,找不到可持续性强、带富效果好的农业产业,寻不着丘陵山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穷根”就难以连根拔起,而这,无疑是洛阳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时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辩证来看,丘陵山区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水资源丰富、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优势,这正是发展高附加值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

在洛阳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军看来,发展丘陵地区特色产业,是洛阳市委、市政府根据自然地貌特点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进行的科学决策,是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点金之笔”,更是在压力中激发动力、在挑战中善抓机遇的主动之举。

邹县富硒地瓜(富硒地瓜好吃吗)-硒宝网

“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推动丘陵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规律和大势使然。”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仝宇鹏表示,“伊川坚持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和发展模式,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避免了人工造景。”

伊川小米、岭上硒薯……伊川人开始从山沟里挖机遇,向荒坡要效益,将丘陵这一地理和发展上的“洼地”打造成生态和经济上的“宝地”,一个个涵盖产供销、带动县乡村、辐射省内外的特色产业集群“破茧而出”,不断点亮河洛山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伊川县下大力气推动小米、红薯产业提档升级,不仅显示出更特殊的意义,更是遇到了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

“谷子、红薯均耐旱耐瘠薄,适合丘陵山区种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之一。”伊川县委书记李新红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谷子、红薯营养全面,属健康食品。发展谷子、红薯等特色产业,能够有效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以“薯”之名打造产业名片

红心绿蔓遍山坡,得意迎风春夏歌。

夏秋之际的伊川,处处弥漫着红薯的甜香。洛阳地处九州腹地,横跨黄河两岸,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伊川县境内多丘陵山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富钾富硒,为种植优质红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高山镇方沟村,是“挂”在八百里伏牛山脉上的一个普通村落,耕地几乎全在坡上。年复一年的耕种,好粮种不出,次粮难养家。守着苍莽起伏的丘陵地,方沟村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日子。

守着荒山找饭吃的方沟村,近年来终于盼到拨云见日的好光景。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方沟村大力发展富硒红薯产业,过去的“救命薯、饥荒薯”摇身变成“致富薯、振兴薯”,走入城市里的千家万户,方沟村人过上了“薯”于自己的好日子。

邹县富硒地瓜(富硒地瓜好吃吗)-硒宝网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伊川县按照“西岭以红薯产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思路,抓住西岭土壤富硒的优势,发展“岭上硒薯”种植面积10万亩,依托河南科技大学优势引进新品种,使得红薯种植这一传统种植业“脱胎换骨”,实现红薯产业跨越发展。

同样是种红薯,过去的“救命薯”怎么就变成了如今的“香饽饽”?

首先是向科技要效益。依托科研院所,伊川县成立“洛阳薯香薯业科创园”,制定优质红薯种植标准,在鸦岭、高山、鸣皋、葛寨等乡镇建立6个优质红薯示范园区,引导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优质红薯,鼓励红薯种植大户按照种植技术规范科学生产红薯。

从实验室里的脱毒瓶苗到电加温棚里的营养钵苗,伊川县整个红薯的全链条生产,科技与科学如影随形。现代化种植技术保障了“河洛红瓤”的常年供给。脱毒薯苗、双层覆膜、富硒栽培和智能保鲜等技术保驾护航,伊川红薯实现了3月栽植,7月上市。

现如今,“错峰上市早尝鲜”成了伊川红薯的一块招牌,供应时长的延展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高品质的“河洛红瓤”。2021年,鸦岭镇红薯地头收购价每斤最高超过10元。

邹县富硒地瓜(富硒地瓜好吃吗)-硒宝网

其次是向健康要效益。“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伊川人多年的记忆。改革开放40多年,红薯早已从填饱肚子向功能化转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香饽饽,其养生保健价值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契合。

“近年来,在伊川县域探测出50万亩富硒土地,是唯一既富含硒土壤,又规模性种植红薯的区域。”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军学表示,2020年7月,河南省唯一一家富硒农产品检测认证中心落户伊川,为伊川富硒产品的生产过程检测、合格富硒产品认证提供有力支撑。

有了富硒元素的加持,“岭上硒薯”名头越发响亮。2021年,伊川全县种植春薯5.5万亩、夏薯5万亩,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以上。伊川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张灿伟介绍,伊川红薯已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变成新兴的经济作物,红薯产业已经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伊川富硒红薯产业前景广阔。

“千年名粟”勃发产业生机

作为中国特色物种,小米滋养华夏文明几千年。伊川县地处豫西丘陵地区,谷子种植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宜谷子种植,是全国春谷小米上市最早的区域,也是河南省谷物种植的优势区域。

伊川小米之优由来已久。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著作《吕氏春秋·本味》里,厨圣伊尹对伊川小米作出了八字评价:“饭之美者,玄山之禾”。“玄山之禾”指的正是伊川地区所种植的小米。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品牌知名度,伊川小米长期以来并不为外人所知,大量小米被外地加工企业收购,“改头换面”后重新出售。农户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只能屈居产业链的末端,身不由己地成了“幕后英雄”。怎么办?

“幕后英雄”再做下去,产业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面对全国小米竞争格局,打造小米品牌,把伊川小米卖出好价格,成为伊川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的关卡。

邹县富硒地瓜(富硒地瓜好吃吗)-硒宝网

事实上,谷子是我国传统的杂粮作物,随着科技发展,已逐渐成为丘陵旱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作物,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说,推动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伊川人必须迈过的关卡。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抓产业必须从品种入手,否则就如无根之木难以长久。

位于白沙镇的金粟米业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谷子地里一株株谷穗茎秆挺拔,百亩谷田成网格状分布,数十个谷子品种标注清晰、分列展示。

“每年引进的数十个品种中不断筛选淘汰,从适应性、品质、抗性、产量等多方面考量,选育出更适宜的品种。”洛阳金粟米业负责人申少波表示,公司定期组织种粮大户等到农场观摩、培训,种植大户根据谷子长势看穗选种。

农户有了“种子超市”,谷田也吃上了“自助餐”。随着谷子品种持续更新换代,高产和优质得到同步提升,培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加工能力和特色小米品牌,使之成为丘陵山区旱作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伊川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奋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相统一。

走进伊川县三康米业,一座现代化加工车间由空中管道相连接,谷子在园区内“足不沾地”即能“脱胎换骨”。一粒粒精挑细选的小米,经过多道工序变身为品类丰富的精深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谷子收购价连续3年上涨超过15%,种植户对收益相当满意。”三康米业负责人任赠徽表示。

邹县富硒地瓜(富硒地瓜好吃吗)-硒宝网

价值链的提升,来自品牌的打造。2020年,“伊川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对外发布。福来咨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娄向鹏表示,特色产品如何能走出大山、卖上价钱,品牌无疑是破解此题的趁手武器。农产品充分饱和的时代,能否做好品牌定位决定着农产品竞争的成败。

从过去的“米找人”到如今的“人找米”,品牌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伊川小米不仅成了渠道商们的抢手货,还走进了大型商超和粮食市场,在多个电商平台同样获得消费者高度肯定,在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上产生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李新红表示,这几年打造的小米、红薯产业成为伊川稳定脱贫的基础,也给“十四五”期间伊川的乡村振兴蹚开了一条路。伊川将积极打造农业“芯片”,持续力推产业升级,让伊川变成国人的米粮川。

莫道农家无宝玉,沃野千里皆是金。如今的河洛伊川,一个个种粮大户争先恐后,一家家优秀粮食企业竞相涌现,一张张农民的笑脸写满幸福。承载美丽传说和富民梦想的千年薯粟,正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的荣光。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 王小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