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大米富硒(沙泉富硒大米)
长江网讯(记者 李赢)2015年2月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地质调查院和省农业厅通报了全省“金土地”地质调查阶段成果,以富硒水稻产业为代表的中国·仙桃富硒农都正式诞生了。
据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工、农业地质技术中心主任曾明中介绍,早在2011年,该院通过大面积、稀密度的调查工作,发现江汉平原富硒土壤资源总面积逾万平方千米,其中仙桃市富硒土壤资源丰富。2014-2015年,湖北省“金土地”工程调查仙桃市沙湖镇、沙湖原种场、郑场镇、胡场镇、排湖渔场、三伏潭镇、剅河镇、陈场镇、通海口镇、沔城回族镇等十个乡镇,仙桃全市富硒土壤达54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近1/5,适宜生产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瓜果、富硒禽蛋和富硒水产品等健康农产品,发展富硒农业。
新的结果表明仙桃市富硒土壤有4大特点与优势:一是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分布均匀、集中连片,利于集约式开发。二是该市富硒土壤以中偏高硒分布为主,这种分布属于江汉平原冲积带内特有的富硒分布,与浙江、江西、海南、广东以及青海等地风化母质富硒土壤完全不同,能长期利用。三是仙桃富硒土壤基本为碱性土,具有钝化镉、铅等有害元素活性,使其不易被农作物吸收的天然功能,是酸性土壤富硒区无可比拟的。四是仙桃市天然富硒农产品分布集中、品质优良、安全性好。
目前,仙桃市印发了《关于加快富硒农都建设的意见》,真金白银提出20条支持政策,在四个方面予以全力扶持:一是实行项目倾斜。整合国土、农业、水利等涉农项目,主要用于特色富硒产业基地建设,每年整合项目资金不少于2亿元。二是成立专项基金。该市政府每年整合财政专项资金2000万元,设立富硒农产品开发专项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技术研究、产品试验和推广,富硒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检验检测费用补贴,特色富硒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以奖代补等,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富硒产业发展。三是搭建科研平台。组建市富硒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院,负责开展富硒产业的应用技术研究、产品试验推广、科研合作及对外技术交流等。组建市富硒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全市硒产品检验检测、生产加工标准制定等,力争建成立足江汉平原、辐射中部地区的省级富硒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同时,由市富硒办牵头,引导富硒产业研究机构与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组建开放合作的富硒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四是品牌创建奖补。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的,给予相应以奖代补。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自主创办全省和全国性富硒产品展销平台,使富硒产业要素加快向富硒农都集聚。
据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文霞介绍,该市在推动富硒农产品开发,转化富硒资源、建设富硒农都上,实现了四个新突破:一是摸清富硒家底上有新突破。启动“金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程,已完成两期调查,即将启动第三期,有望在全省率先实现地质调查全覆盖,为绘制富硒资源分布图、建设富硒产业大基地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富硒产品开发上有新突破。依托中粮米业等龙头企业,在富硒大米、富硒大豆、富硒蔬菜等产品开发上实现规模生产,目前已建成特色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20万亩。三是在富硒品牌创建上有新突破。“荆楚香”天赐硒米、“福临门”富硒大米畅销市场,正积极开展富硒豆豉、富硒莲藕、富硒特色水产等品牌创建。四是在富硒开发模式上有新突破。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拉长价值链,拓宽增收链,目前订单生产、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开发模式占富硒产业基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