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

硒宝 11-14 10:07 144次浏览

老丁很忙。7月25日一大早,刚从稻田里回来的老丁还没顾得上吃早饭,就被一通电话叫走,去给县里的一家米业公司做大米富硒指导。今年66岁的老丁早已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生活,与“富硒大米”打交道的27年里,这就是他生活工作的常态。回首这27年,老丁很是满足,作为方正县“富硒大米”第一人,老丁将方正富硒大米推向了全国,也让“富硒大米”在方正县域内得到了推广,带领乡亲们致了富。

广德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老丁,名叫丁佩强,是方正县宝兴乡石家村人。1972年,丁佩强来到石家村,干过木匠活,开过砖厂,办过酒厂,直到1978年才开始种植水稻。“方正县种植水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不种植水稻可惜了。”当时,日本水稻专家藤原长作将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引入方正,丁佩强师从藤原长作,学习了最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随着种植的水稻亩产不断提升,丁佩强也成为村里家喻户晓的“水稻专家”。

本想一心扑在水稻种植上,给稻田多增产。但是,1992年在哈尔滨一次展销会上,与黑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孙铁男的偶然相识,改变了丁佩强后半生的人生轨迹。“以前我们大家都谈‘硒’色变,认为硒像砒霜一样有巨毒,但孙铁男告诉我,如果硒用好了,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丁佩强至今仍还记得,当年与孙铁男对话的场景,两人似乎找到了知音,一拍即合,决定做“富硒大米”实验,这一做就是三年。

硒怎么用,用多少,如何用……丁佩强当时脑袋一片空白,能不能种植出“富硒大米”也是个未知数,而且当时也没有村民敢拿自己的地给他做实验。但丁佩强并没有气馁,每天,拿着小喷壶到自己的地里喷硒,用法、用量全靠摸索。水稻经常因为喷硒过量而烧死,也会因为酸碱不平衡而导致水稻减产。但是丁佩强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在三年后终于水稻富硒成功。

看到丁佩强的“富硒大米”成功了,村民们都开始种植“富硒大米”,当时已是村长的丁佩强有了更大的想法,让更多人吃上“富硒大米”,让“富硒大米”走出方正。

广德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1996年,黑龙江首届绿色博览会上,丁佩强带着他的“富硒大米”参展,由于定价高于普通米,即便丁佩强卖力地介绍“富硒大米”的益处,可还是一斤没卖出去。“去给我买个两个电饭锅,我要现场煮饭送米。”丁佩强的想法让很多同行的人不解,“这么送法,就是赔钱啊。”“没事,赔钱算我的!”丁佩强很有底气,他认为只要人们吃了他的米,就一定会买的。

那一天,丁佩强端着电饭锅满会场走,一共送出去3974斤米。对于这个数字,即便过去20多年,丁佩强仍清晰记得。“那是我卖米的起点,我一辈子忘不了。”

第二天,品尝过丁佩强大米的人又来到丁佩强的展台前买米,丁佩强连夜拉来2车米,共11吨全部卖光。“我开创了电饭锅卖米的先河。”丁佩强笑着表示。

为了宣传富硒大米,丁佩强来到北京推广销售。一个农民,没有人脉,没有资源,到哪里去找销路?于是他旧法重现,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个电饭锅,蒸好香喷喷的米饭,坐在人民大会堂门前宣传富硒大米。此举震惊了各大媒体,报纸电视纷纷为丁佩强的富硒米做宣传。由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丁佩强的“富硒大米”越来越受到青睐,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成为丁佩强的固定客户。

丁佩强火了,全国各地的客户慕名而来。1996年,他创立了“绿宝石”富硒大米品牌,五年间为石家村农民增收680万元,使一个穷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村,富硒米技术也在全县迅速推广,方正县因此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富硒大米之乡”。

1997年,由丁佩强参与制定并呈报的人工富硒大米标准出台,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以“强”字号文件发布,至今仍在执行。被外界称为“富硒大米之父”的丁佩强虽然诸多荣誉在身,但他并没有骄傲自满。他要将“富硒”产业链优化升级。

广德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我就是卖米的,不为获得高额利润,只为让更多人吃到健康的富硒大米,实实在在的让消费者在餐桌上吃到放心米。”近两年,丁佩强将自己的公司升级改造,与哈尔滨车辆厂联合,开辟北粮南运专用运输线,同时,公司旗下的北京、上海办事处正在筹建,并已与一些当地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除了为水稻富硒,擅于钻研的丁佩强最近还完成了为小麦、黄豆、苹果、草莓等多品种的富硒,他认准了未来的农业趋势将转向功能农业,自己的富硒之路将永不停歇。

望着眼前绿油油的稻田,老丁微笑着,他很喜欢与水稻为伴的日子。手指向远处,老丁的目光定了下来,他看到了“富硒大米”的未来,正如这一望无际的田野,充满着希望和收获。(记者 宋菲 董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