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专卖(富硒大米好在哪)
经营者在推介富硒农产品。黄水林摄
丁町共享农庄基地农户在种植蔬菜。(资料图片)
走在连城的街头,很容易发现街边的农特产品商店里,摆放着富硒大米、白鸭、铁皮石斛、地瓜干等各类标识“富硒”的商品。打开手机,在网上商城里搜索“连城”“富硒”等关键词,各种富硒农产品也让人应接不暇。
硒,是大自然赠予连城的天然宝藏。在这里,富硒土地面积达853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1%。近年来,连城将富硒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抓手,通过构建多元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富硒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富硒农业种植养殖基地4万亩,培育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85家,从业人员6616人,实现产值14.2亿元。
统一经销化散为整
偌大的车间,一台机器正在“轰隆”运转。一个个还带着泥土的富硒白鸭蛋“躺”在传送带上,经过机器内部一番清洗之后,从机器的另一端出来,瞬间变得干净又白亮。不久之后,这些白鸭蛋就会被装进箱中,运往各个城市。
这是福建望云农业有限公司处理中心的一幕场景,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白鸭蛋从这里送至各大商店超市和人们的饭桌上。旺季时,一天能卖出1万多个白鸭蛋,哪怕是淡季,一天也能卖5000多个。
在此前,白鸭蛋的销售却是另一番场景。福建望云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斯琴介绍,连城多数白鸭养殖基地产出的白鸭蛋,大多通过当地的集贸市场进行销售,市场较窄且不稳定,售价较低,现在通过公司统一包装销售,不仅将市场从本地开拓至全省各地,价格也比之前高了不少。“以前基地的白鸭蛋卖5毛钱一个,销售渠道很单一,现在统一销售,每个白鸭蛋清洁后1.5元一个,卖得还比以前好。”为望云公司供应白鸭蛋的福建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火德高兴地说。
由零散的各自售卖,到统一的市场化销售,是连城富硒农产品在销售路径上的一大改变。“富硒农产品想要打开销路,以往各自为战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现在化散为整,由专业的公司对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进行统一销售,既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反过来也促进了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连城农民创业园管委会主任张华柱说。
除了白鸭蛋,白鸭、黄兔等禽肉类,四堡芙蓉李、百香果等水果类,地瓜干、姜糖、葛根粉、速溶白鸭汤等加工类富硒产品,也是望云公司统一销售的对象。此外,公司还有1000亩蔬菜基地,运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的品质。“现在我们对接超市、生鲜门店、酒店等,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富硒农产品。另一方面针对消费者开通网购渠道,直接将产品送到他们的手中。”黄斯琴说,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农产品无包装处理、保质期短、运输困难等问题,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带动富硒农业从无序走向标准化、规模化。
线下门店品牌经营
通过统一销售,富硒农产品跨过大山,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但销售想要“广撒网”,还需要更多的渠道。
为了将连富硒农产品打造成一个系统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连城农创园管委会设计了一套视觉识别系统,并在“中国客家硒都”的基础上,打造了“莲乡西遇”公共品牌,指导企业按照标准、商标、包装、价格、销售“五统一”要求,在福州、泉州、梅州等城市设立12家连城富硒产品线下体验店。
在泉州市洛江区安达路,一家悬挂着“中国客家硒都”大幅标识牌和“莲乡西遇”公共品牌的富硒专卖店叫人眼前一亮。走进以绿色为主基调的店里,展示柜上摆满了富硒大米、糯米酒、白鸭蛋、山苦瓜茶等连城特色富硒农产品。
“连城富硒农产品越来越受泉州市民喜欢了。”经营业主泉州惠祥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全芳介绍,去年公司与连城农创园达成合作协议,按照“中国客家硒都”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建起了这家连城富硒专卖店。“开始运营后,很多市民经常前来咨询选购,现在店里的线下月销售额能达3万元。”彭全芳说。
张华柱介绍,专卖店除了统一装修布置外,所售卖的富硒农产品由望云公司统一提供,确保产品质量。此外,为加快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当地还出台了《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对全县范围内在品牌创建、标准制定、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展富硒农业产业的,或在县内外从事富硒农产品营销、富硒产业宣传的对象(含个体经营户)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
“这些线下专卖店的开设,让消费者对连城富硒农产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购买的机会,同时也为连城富硒农业的品牌宣传提供了平台。”张华柱说。
会员制度直达餐桌
春日,阳光正好。连城塘前乡张地村的丁町共享农庄内,长势正旺的蔬菜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青绿,几名农户正弯着腰清理田间的杂草,不远处,还有农户在忙着马铃薯等蔬菜的种植。
农庄共有300余亩的种植基地,土地处在富硒带上,全年种植的蔬菜品种达到100多种。和传统的农户种植不同,这里的蔬菜都是“私人订制”的:农庄采取会员消费制的经营模式,加入的会员交纳一定金额后,每周可以挑选8种蔬菜,在农庄挑选装盒后,由物流配送至家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富硒蔬菜从田间直接送达消费者餐桌上,实现山村绿色农业资源和消费者的畅通对接。”农庄负责人巫维书说。
蔬菜虽是大众消费品,但如今的消费者对于蔬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巫维书说,农庄种植基地绝大部分用地为荒地利用,确保土壤不会有太多的农残,并通过传统有机种植方式严格把控质量,产品做到“一品一码”可追溯,每种蔬菜都是富硒且品质优良。
为了更好地满足蔬菜的运输配送和储存要求,农庄还建成了一个日处理蔬菜5吨的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包含一座500立方米的保鲜库、每小时处理1吨的果蔬真空预冷机和1条蔬菜分级分拣包装生产线。一件件蔬菜从这里出发,由冷链运输和物流同城配送,抵达会员的家中。
“农产品的销售,通常面临着买卖方信息不畅通的情况,这种会员制的方式,省去了蔬菜流通的中间环节,实现销售的精准,不仅让经营者收益,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张华柱说。
从去年6月投产和配送以来,农庄已有了300多个来自龙岩、厦门等地的会员。借助互联网和物流体系,富硒蔬菜不仅出现在农贸市场,还有了新的被人所知、所购的渠道。
手记>>>
突破传统束缚
□本报全媒体黄筱菁
农产品销售,是农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也是难点之一。一直以来,受不可控因素较多、品牌化打造薄弱、市场流通不畅等影响,传统农产品面临着有产量无销量、价格低、附加价值少等问题。如何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桎梏,结合市场变化另辟蹊径?连城富硒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格局,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农产品+互联网”成为销售的“宠儿”,连城富硒农产品也把握住时代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受众多、便利等特点销售农产品,并直接联系消费者,省去中间环节的阻碍,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此举也打破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孤岛,促进了消费信息的流通。
如今,农业的发展不再只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和菜市场的一方摊位,更要盘活土地资源,创新销售方式。通过“生态+”“旅游+”“体验+”等资源结合模式,打造农产品品牌,以集约化、品牌化、标准化之路,共同发力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实现多样增长,让农业“丰产”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