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富硒大米(大米富硒含硒的国家标准)

硒宝 11-11 18:05 144次浏览

近年来,南丹县创新思路,科学谋划,借助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资源环境,融合千年土司农耕文化,大力发展生态优质巴平米、有机富硒米和彩色稻田画,成功打造“瑶家庄”生态巴平米和“溪谷源记”有机富硒米两大粮食品牌,积极创建以“生态巴平米”为主导产业的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以“富硒大米”为主导主业的南丹县溪谷源记生态富硒米产业示范区,推进粮食高产高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看准富硒大米(大米富硒含硒的国家标准)-硒宝网

据了解,2019年南丹县通过生态巴平米、富硒米产业带动农户776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脱贫,有128户贫困户用小额贷款640万元入股广西中科群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丹县瑶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大米生产企业,年可领取8%分红利润,平均户均增加收入7800元,此外通过土地流转,企业支付农户每年每亩600元的土地租金,优先聘用当地农户和贫困户到基地和加工厂务工,提供就业岗位875个。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获得双份收入,每户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芒场镇巴平村、蛮坝村建立3000亩生态巴平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300多户农户种植生态巴平米,累计带动552户贫困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其中,已有268户贫困种植户实现了产业脱贫。在月里镇巴峨村、六寨镇壮里村、麻阳村建立2800亩富硒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产业辐射带动了780多户农户种植富硒水稻,其中带动贫困户508户,每户人均增收2985元。

看准富硒大米(大米富硒含硒的国家标准)-硒宝网

狠抓粮食品牌创建。南丹县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和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大力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主要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桔杆还田、绿色防控、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冬种油菜、绿肥、机械化综合利用。分别建立生态巴平米、有机富硒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做到南丹县优质稻产品的“身份信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南丹巴平米作为广西首批通过香港优质“正”印认证产品在广西特产展示活动中备受青睐。“瑶家庄”巴平米、“溪谷源记”富硒大米入选广西农业品牌名录。“瑶家庄”巴平米并先后荣获第十四、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8中国十大好吃米饭”、“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广西著名商标”称号以及有机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双认证,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溪谷源记”有机富硒米、“瑶家庄”南丹巴平米获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溪谷源记”有机富硒米荣获“广西十大名优富硒产品”称号。芒场镇巴平村“南丹巴平米”、月里镇巴峨村“溪谷源记大米”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2018年11月30日、2019年11月29日分别在南宁成功举办“瑶家庄”巴平米、“溪谷源记”富硒米品牌发布会,获得多家区内、区外媒体报道,提高富硒产品品牌知名度。中央电视台第七套《饭碗里的供给侧》和《科技苑》分别走进南丹,聚焦南丹优质稻品牌,进行专题报道。

看准富硒大米(大米富硒含硒的国家标准)-硒宝网

延伸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南丹县依托巴平梯田稻海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景田相依、农旅相生、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发展。2014年以来,南丹县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平台,把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科技农业、创意农业作为乡村旅游的体验要素和内容,开发出地方特色明显、农家气息浓、游客参与度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在巴平下街屯持续开展百亩花卉观光园建设,在巴平梯田稻作区逐年推出“瑶乡鼓韵”、“中国乡村梦”、“南丹乡村美 丹泉醇飘香”、“中国乡村美”、“生态乡村 美丽南丹”、“醉美南丹”、“南国之丹·白裤瑶风情”、“乡村振兴”、“壮美广西 圆梦小康”、“南‘李’70华诞”等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稻田艺术画,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南丹农业实现了华丽转身,巴平下街屯获得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广西农业生态旅游村”等称号。据统计,2019年全县休闲农业点接待游客达43.57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5320万元。

抓实抓细粮食生产指导服务,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绿色有机种植、农药和化肥零增长等绿色粮食生产技术,维护南丹粮食绿色生态、品质安全、营养健康的质量形象。全县建立巴平米、富硒米等绿色粮食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基地面积2.5万亩。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20个,建立绿色防控技术展示区12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720盏,拥有7架无人植保机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水稻绿色高产高效项目示范基地粮食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达100%,病虫害统防统治全覆盖。生态巴平大米、“溪谷源记”富硒有机大米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达100%,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升水稻社会化服务水平。在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河池市首个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每年集中育秧3000亩,确保示范区主导产业——生态巴平米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