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富硒大米(富硒大米之乡)

硒宝 11-11 18:03 156次浏览

永州富硒大米(富硒大米之乡)-硒宝网

田间长出的富硒功能水稻。 资料图

5月17日,国家第九个全民补硒日。

全民补硒,是国家火炬计划支持工程。硒主要来源于食物——富硒农产品。

在株洲,富硒农产品走出实验室,走到了田间。此前,“一种富硒富锌降镉增产的优质稻生产方法及富硒富锌优质营养稻米”,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成为株洲农业应用技术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专利。

然而,技术成果转化和市场占有率并非一码事。一个尴尬的现状是:株洲富硒米并未飞入寻常百姓家,市场认可度无法与其产品品质匹配,在田间推广过程中也面临考验。

“货压了一大半,灰尘能擦出一指。”望着堆积如山的成品米,株洲香之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香之优公司)负责人邓建红眉头紧锁。

富硒米前景如何?怎样赢得市场?近日,记者展开走访调查。

突破 缺硒区长出富硒米

种水稻,株洲有股子狠劲。

全国第一个成建制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浓墨重彩;成功培育“株1S”“株两优”等优质稻,声名大噪。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追求高产和绿色的时代过去,功能农业进入人们视野——即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手段,生产出含有特定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有益功效成分的农产品。

然而,功能农业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全国采用标准化技术生产的功能农产品不到1%。

株洲显然走在前头。2018年,市农科所专家团队与香之优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采用“稻鸭共作+绿色防控+纳米降镉”技术,开展水稻富硒技术研发与技术集成示范。目前,该团队累计完成研究课题12项,取得多项技术成果,其中富硒水稻“定向含有”控制技术、超高含量蛋白硒生物转化技术、绿色富硒功能稻集成技术等原创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等重要生理功能。”市农科所总农艺师龚建华介绍,研究表明,成人每天通过食物补充200微克硒,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高发。

科研攻关并非易事。一方面,株洲属于典型的缺硒地区,土壤中几乎不含硒,省内也仅有常德桃源、邵阳隆回以及永州等部分区域为富硒区。另一方面,即使富硒地区生产的农产品,也难以达到国家富硒标准,只能称为“含硒产品”。

于是,专家团队在反复论证中,成功应用“定向含有”技术。“其核心要点在于硒肥用量、施肥时间和量比控制,以此大幅提高有机硒含量。” 龚建华介绍,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产业链上硒含量不稳定且有机硒占比不高的技术难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上,香之优公司生产的“珍熹丰”富硒香米,以94.67分的高分摘得“全国美味大米”银奖。

几年下来,株洲富硒功能水稻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与集成了“优质稻+有机肥+富硒定向含有技术+高效硒生物转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稻鸭共作技术+N”的高效技术模式,可实现不施除草剂,农药化肥减量75%以上,农残与重金属含量达绿色食品标准,综合品质达到超高端优质大米水准。

5月21日,芦淞区白关镇楠木山村,又一季富硒水稻下地,种子冲破酥软的泥土,点缀出片片绿意。示范基地推过的品种,是引进巴基斯坦的国宝级大米品种巴斯马蒂。“这种米颗粒分明、拥有独特而浓郁的香味,在国际市场颇受欢迎。”邓建红说,富硒米生产除了技术创新,品种选择也是关键。

据统计,目前我市在芦淞区、茶陵、炎陵、攸县、醴陵共建立12个示范基地,富硒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年产富硒米超过25万公斤。

困惑 品质虽好,有价无市

田间风生水起,市场却波澜不惊。

在香之优公司富硒米生产车间,经过挑选去壳,长条形的米粒缓缓爬上生产线,进行真空包装,挤压成规格统一的“小方砖”。墙角处,包装朴素的成品码放得整整齐齐,足足有半层楼高。

富硒米不好卖,直接影响到种植户的热情。年初,香之优公司种粮大户达成协议,由公司提供种子、肥料,按保底价收购种植户手头的粮食,但从市场行情来看,今年的种植计划怕要削减下来。

为何难卖?

定价过高是主要原因。与市场上售价6元到10元每公斤的普通大米不同,富硒米批发价每公斤50元,零售要达到70元,是普通大米的5倍以上,以致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邓建红不是没考虑过压低售价,但这根本行不通。首先,富硒水稻在种植环节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全程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而硒肥的用量每亩要增加近500元的成本;其次,富硒水稻选择的是长粒型的大米,在加工环节损耗率高,正常情况下普通稻整精米率能达到70%,而巴斯马蒂高档富硒米仅有30%。

这是功能水稻面临的共性问题——只有高投入,才有优产出。

另一方面,食补矿物质在大众层面还未被广泛认可。

上世纪中叶,湖北恩施州发生过一起硒中毒事件,调查发现当地主粮玉米的硒含量过高,且长期食用这种超高含量食物所致。受此影响,“硒过量摄入引发的中毒”一度甚嚣尘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硒的重要性逐步被发掘,在我国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化学教科书以及高等院校医药教材。早在2005年,我国就启动了全民补硒工程,将“全民补硒,刻不容缓”落到实处。

“观念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在于健康消费理念的逐步普及。”去年,市政协委员龚建华提出建议:找准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大力发展以健康为核心理念的功能农业。

此外,销售渠道单一,也制约了富硒米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记者走访市内各大商超,株洲富硒米难寻踪迹,只在黄河路的株洲市消费扶贫专馆看到其“单薄的身影”。“销量达不到,我们只能被拒之门外。”邓建红感慨,田间红红火火,市场冷冷清清。

出路 打好差异牌,拉长产业链

一粒米饭,见证消费升级。

调查显示,高端大米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3年我国高端大米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00亿元。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株洲富硒米需要打好差异牌。

差异体现在价格上。富硒米从育种、种植、收割、加工、储存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标准,这些标准的核心目的,就是“保证大米吃到消费者口里,还有稻米的清香”。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需要在产量上做好文章,筛选出不同等级的米质,进行梯级定价,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差异体现在包装上。对于“一分钱一分货”的高端大米而言,根据消费者所需求的规格不同,在大米包装时推出小包装产品,可实现化整为零、以量取胜的目的。并且,小包装米销售有旺季,是逢年过节称手的小礼品。

差异体现在渠道搭建上。过去,大米销售主要集中在社区粮油店、大型商超等地,随着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端大米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此外,单纯销售大米,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

一个好消息是,近年来市农科所专家团队以富硒香米为主打产品,开发出了6类富硒食品。其中,以富硒香米为原料,酿制出富硒米酒,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好评;以富硒香米、黑米、红米配制富硒营养粥米,采用冻干技术制作的速食食品,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一批新产品的加入,丰富了株洲富硒米的内涵。

事实上,推动高端大米销售,外地有经验可循。

在产粮大省黑龙江,当地一家企业推出土地众筹、产品众筹、个性化众筹三款众筹产品,让消费着提前进入高端大米生产全流程。对此,该公司斥资重新整理土地,建设智能车间,建立起有机水稻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如今,该公司电销网络越织越密,产品销售持续火爆。

在北京,中农协富硒委、北京硒米到家科技有限公司与水稻产区开展战略合作,一手建设高标准富硒水稻基地,一手发起实施全国连锁富硒胚芽米机项目,打造富硒大米社区直销平台,颠覆传统的高端大米销售模式。

……

去年,发展富硒功能水稻,已被列入株洲市十四五发展规划。邓建红觉得,尽管眼下处在艰难的转型期,但功能农业是朝阳产业,尤其连接这沉甸甸的“米袋子”。

记者手记

深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沃土

一粒米饭,关系千家万户,一项成果,撬动产业升级。

5年追硒之路,株洲拿下了农业应用技术领域首个国家专利,开辟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路。

然而,技术成果再先进,如果未能充分推广使用,也无法充分体现其价值。走过“野蛮生长”的童年,株洲富硒功能水稻需要多一份的爱与关怀。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需要政府层面给予重点支持,在品牌建设、基地建设、加工及仓储条件建设、市场开发等方面,出台专门政策,引导农业科研人员把实验室搬到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间,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

另一方面,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等,也要聚焦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动融入“科技共同体”,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