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品富硒贡茶(富硒贡茶是绿茶吗)
大家好,这里是茶文库。
喜欢茶的朋友们大概都了解,我们中国是一个饮茶历史悠久的国家。
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品茗方式: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斗茶等等。
伴随着不同的饮茶方式,各个时代也随之诞生了璀璨的茶器文化。
但无论唐宋哪种方式,都和我们今天饮茶的方式大不相同。
其中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喝茶方式,而在于茶饼。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从推崇饼茶变成喜爱散茶?
是饮茶文化盛行的唐代?
还是繁华昌盛的的宋代?
都不是,正确的答案是明代。
其中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在朱元璋做皇帝之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是团茶,也就是茶饼。
茶在元明之前,基本都是制成茶饼以便运输。
其实唐宋时既有团饼茶,也有散茶。
但主流是经过蒸压的团饼茶(或叫片茶),贡茶就都是团饼制法。
尤其是在宋代,茶饼制作精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制作饼茶有“采”、“蒸”、“捣”、“拍”、 “焙”、 “穿”、 “封”这样七道工序。
那时的团饼茶素有“一朝团焙成,价与黄金逞”的说法,大部分人或者说平民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同时唐宋延续下来的贡茶制度,造成当时的各级官吏对茶农与茶工的剥削愈演愈烈,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另外,过分强调制茶技艺,使一部分制茶工匠在技穷之后开始走向“旁门左道”。
这种近似“掺假”的方法在当时不是少数,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到了元代,散茶制作增多,当时又称“草茶”。
元代贡茶也是饼、散并行。
在武夷九曲设御茶园,制龙凤茶;湖州顾渚和常州阳羡等处则“采摘芽茶,以贡内府”。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如今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
元代制茶总的来说是团、散并行,蒸、炒并用,但团茶依然是主流。
朱元璋,又名朱重八。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大概都知道,这个人是农民出身,童年十分穷苦。
他放过牛,出过家,要过饭,历经民间疾苦。
朱元璋十分看不惯人们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制作团饼茶,以宋朝延续下来的斗茶为乐的奢侈生活更是惹得他十分讨厌。
因此,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没多久就对制茶做出了改革。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以减轻茶户劳役为由,下诏令:
“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
这里所说的“芽茶”,就是宋、元时期已有的“散茶”“草茶”。
这种曾经不入品号、制作简易的散茶,曾是民间百姓日常的饮用茶,而明太祖下诏贡茶也按此制作。
皇帝都这么做了,举国当然只能效仿。
反正百姓也没钱没工夫摆弄团茶,散茶正合适,开水冲泡,谁不会?
加上团饼茶制作工程中在蒸青后要用冷水冲洗使之冷却,并会压榨水分。
则茶汁也会随之被榨去,失去了茶的真味,而散茶则避免了这个缺点。
朱元璋的散茶之风,真正意义上将茶叶推广到了各个阶层,饼茶从此也不再是上流社会的宠儿。
他一道诏令发遍全国,上到官僚,下到百姓都必须遵守。
朱元璋的禁令一出,人们喝茶的方式的确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于是贡茶改革很快在各地实施,这一道圣旨让“蒸而团之或蒸而饼之”的茶叶改头换面,让当时的“斗茶”之风一扫而去…….
从此散茶崛起,成为主流。
在朱元璋下旨“罢造龙团”之前,饮茶可以说是一项专属于上流社会的乐趣。
当时不仅饮茶方式相比今天要复杂好几倍,就连做个茶饼也是程序繁琐。
对于那些士大夫和王公贵族们来说,喝茶本来就是喝的一份心情和气节。
可对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来说,喝团茶就有点可望而不可即了。
唐宋茶事发展鼎沸,斗茶点茶,各式创新茶的诞生,也是人们酒足饭饱后的娱乐节目。
朱元璋的诏令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一道“罢造龙凤团茶”的圣旨,让风光无限的龙凤团茶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
明朝研究绿茶制法者越来越多,有很多新的发明。
如由烘青到晒青和炒青,是有目的要求发展绿茶以外的茶类。
通过炒制绿茶的实践而认识发展到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等等制法。
例如,乌龙茶的诞生就是因为一个巧合。
据说有一个武夷山茶农,因为茶园在山中,离家较远,每次采完茶都要把茶放在竹筐中挑回去。
山路高低不平,鲜叶在竹筐中碰撞了数个小时。
等到家把茶叶摊开时,发现叶子的香味比采摘的时候浓郁很多,制作出来的茶叶也有更好的香气。
乌龙茶的制法,因此被研究出来。
从此,六大茶类逐渐兴起,慢慢成为了中国人饮茶的主流方式。
茶艺简约化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开创了千古清饮之源。
现代人的饮茶方式仍以泡茶为主流,但因地域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区别而使饮茶方式有所不同。
尽管在生活紧张,步调繁忙,但饮茶和品茗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紧张的情绪,为喧嚣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