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富硒荞子茶(富硒荞子茶哪儿有卖)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中国硒乡”湖南省桃源县,世界富硒大会和全国32个富硒发展地区领导人圆桌会议正在这里举行,来自浙江、新疆及北京、上海等地的120多名企业家在这里签署了大额销售订单。富硒产业的发展,让这个湖南省耕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大县,从“硒旺”中由大走强。
在桃源县城,一排排商铺中,“富硒绿壳蛋”“富硒大米”“富硒茶籽油”等永久性招牌十分惹眼;兴隆米业,推广富硒技术后增产10%~15%,生产的富硒香米每吨价格较常规米增加45.8%,由此规模越做越大,实现从“市级龙头”向“省级龙头”的晋级;桃源县龙山特种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商品蛋和绿壳鸡蛋售价是同类常规蛋的2.5倍和2.1倍,产品供不应求;百尼茶庵带动农户种植富硒茶以来,每年可为农户增收近千万元……相关数据表明,桃源县富硒作物种植面积达已29.34万亩,助农增收1.77亿元,在桃源,吃“硒”餐的农民遍布全县27个乡镇。
硒旺之路
据中科院2014年调查报告证实,桃源县63%国土面积中,富硒土壤约占50%,达330万亩,全县土壤硒含量算数平均值远高于世界中位值和中国平均值。在特有的天然硒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桃源独创了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产业开发模式,实现富硒功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1998年,桃源县富硒功能产品研究所开始从事富硒技术研究,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初步展开;2008年,该县将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列入全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富硒功能农业进入了有组织的发展时期;2016年以来,该县富硒功能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17年初,该县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1个上千亩的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发展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以上,富硒农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创建全国首批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和功能农业示范县的总体目标。目前,桃源县已经在富硒产业方面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技成果,牵头制订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等64项生产技术规程被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省地方标准。
硒旺之策
发展富硒产业,桃源有先天优势,更有内生动力。全县积极推进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基本形成“南茶北米、东果西油、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
近年来,基地先后与湖南亲硒元公司、上海景琪粮油公司、上海富硒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开展了强强联合,对接合作。基地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施肥、统一防病、统一技术、统一质量标准“五统一”,凡冒名顶替、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粗制滥造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上市。同时,该县全力打造“桃花源富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了4家专营富硒农产品的本土电商公司,月销售富硒农产品突破2000万元以上。
为了支持富硒产业,桃源县委、县政府安排400万元扶持硒产业;县乡镇企业局成立了惠民担保公司,先后为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贷款2100万,并整合项目资金1亿元用于标准化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在全县倡议实施“2112”科学补硒工程,即在全县范围内,每个农户种植2亩左右的富硒主体作物,养殖1头或1群富硒畜禽水,种植1亩左右的富硒瓜,栽种2分左右的富硒蔬菜。目前,桃源县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29.34万亩,比去年增加13.02万亩,其中发展富硒优质稻10.29万亩、富硒茶叶1.6万亩、富硒油茶11.75万亩。
硒旺之果
桃源农业因势利导,打好富硒产业这张牌,富硒功能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结出了累累“硒旺之果”。截至今年6月,该县上半年27个乡镇中的300多个村参与硒产品开发,建立富硒生产加工基地37个。预计今年富硒农产品总产量7.4万吨,总产值突破20亿元;全县共开发富硒优质农副产品23类、75种、150款,其中桃花源牌富硒油茶籽油等7款产品达到欧盟标准;全县富硒企业创建了多个国家、省市级名优品牌。目前有“桃源大叶茶”“桃花源富硒”获评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累计获评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湖南老字号4个、湖南著名商标16个、常德知名商标20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34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9个、无公害食品认证产品11个;全县,获评中国十大富硒之乡,获批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
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美食嘉年华”,桃源县因“硒旺”被邀参会,上百种富硒农特产品成为盛会亮点被追捧,“龙凤”富硒香米和红茶代表“仙池界”获得组委会颁发的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