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陈鸿昌(富硒茶)
市绿色发展研究会第三课题组围绕“做优做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我市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六安是产茶大市、知名茶乡,盛产六安瓜片、霍山黄茶、舒城小兰花等名优茶。截至2019年底,全市茶叶种植面积74万亩,茶叶产量3.3万吨,一产产值32亿元,综合产值110亿元。近几年,六安茶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是高位推动更加有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首要产业来抓,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市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茶业发展局。市财政每年设立2000万元茶产业专项资金。
二是产业基础更加巩固。建立“大别山茶树良种与种质资源圃”,引育并推广种植茶树良种。全市累计建立高标准茶园28万亩,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万亩,建立茶树种苗繁育基地1200多亩,年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1.2亿株以上,建成“双替代”示范茶园19万亩。
三是龙头带动更加强劲。有“新三板”上市茶企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徽六”“徽将军”“抱儿钟秀”“天猫商城六安瓜片茶叶官方旗舰店”等品牌电商逐步做大,“徽六”电商销售额连续数年居省内第一。2019年,全市茶叶网上销售额7.25亿元。
四是品牌影响更加广泛。制作了六安瓜片专题宣传片,连续举办多届茶文化节和名优茶手工炒制比赛,在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举办六安瓜片茶文化节及专场推介活动,每年组织茶企参加各类展销会。全市现有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3个,安徽省著名商标37个。六安瓜片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并获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五是科技支撑更加有效。市政府与省科技厅、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推进六安黄茶产业发展,筹备成立中国黄茶研究院。建立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试验站及产学研基地,组建六安市茶叶专家大院,为茶企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标准研究、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六安黄茶产量7620吨,占全国黄茶市场50%以上,还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开发了速溶绿茶、速溶黄茶,研发茶饼干、茶月饼、茶挂面等新产品,提高了茶叶综合利用率。
六是茶旅融合更加深入。创造性提出并全面推进“六安茶谷”建设,累计投资150亿元,实施各类项目500多个,建成一大批茶谷小镇、小站、小院。六安瓜片茶公园、兰花茶主题公园、“九一六”茶公园、汉唐清茗茶产业园、黄茶文化园等茶文化旅游景点相继建成。茶谷区域农户年人均增收超过1200元,20.5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茶产业已成为我市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二、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够优。茶企与涉茶部门、科研院所联动不够,技术支撑整体效应没有形成。茶叶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茶叶初制很多是在小作坊内完成。以春茶和低端茶叶产品为主,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相对较少。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等衍生品开发不足,产业链条过短、过窄。
二是龙头带动不够强。全市茶产业聚集度和组织化水平不高,虽有茶叶加工企业1260家、规模以上茶企155家,但没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也缺少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大型茶叶集团和骨干企业,小、散、弱现象突出。茶叶龙头企业与茶农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
三是品牌影响不够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整体影响力不够,区域公用品牌跨行政区域使用和监管困难。六安瓜片证明商标使用授权主体为裕安区农业农村局,虽然是中国“十大名茶”,但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依然有限。茶叶品牌多而杂,整体宣传策划和营销合力不够,辨识度、认可度不高。名优茶生产标准执行、市场经营秩序监管不到位,影响品牌形象和长远发展。
四是销售渠道不够畅。我市茶叶企业销售方式相对传统,本地电商平台影响力、覆盖面不大,交易规模小,且多为自产自销的原始交易方式,茶叶销路不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茶叶销售环节薄弱的问题彻底暴露,培育壮大茶叶电商等新的营销模式和网络迫在眉睫。
五是要素保障不够牢。市、县(区)财政茶产业专项资金与茶产业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茶园保险覆盖范围太小,茶农利益保障不足。茶艺师后备力量不足,茶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新技术、新模式在田间示范推广难度相对较大。茶叶营销、电商等流通环节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职业技能急需提升。
三、对策建议
(一)注重科技创新,推进精深加工。一是推广新技术。构建市、县区、乡镇、合作社(茶企、种植大户)四级植保技术推广体系,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包保指导服务。加大抗病虫、高肥效、抗逆和抹茶、富硒茶等特色专用品种选育力度,开展配方施肥、生态防草、有机肥替代、高效精准物理诱杀害虫等茶园绿色生产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生产更多茶叶加工绿色产品原料夯实科技支持。二是添置新设备。加快机采、机剪、机耕技术与轻简化装备研发和推广,提高茶园生产机械化程度。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安装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加强对乡村小作坊生产指导,制定精深加工相关标准,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引导升级换代不达标厂房设备。加强对新鲜嫩芽清洗、脱水、干燥、杀青、揉捻、整形、烘干、提香等工艺环节新技术研发,建设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生产线。三是研发新产品。与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茶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战略合作联盟。深入挖掘茶叶健康保健功能性成分,扶持引导研发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化妆品等使用方便快捷的茶衍生品,提高夏秋茶资源生产加工与综合利用水平,帮助茶农增收、茶企增效。
(二)壮大龙头企业,带动茶农增收。一方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现有的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推进“一企一策”式精准扶持政策。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培育集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研发创新、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六安茶叶集团公司,跨区域整合资源,争取早日实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另一方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茶叶龙头企业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风险分担机制、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茶叶龙头企业与茶农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引导建立“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生产模式,鼓励茶叶龙头企业采取租赁、茶园经营权入股保底分红等方式扩大自建原料基地,提升茶产业聚集度和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带动茶农稳定增收。
(三)培育知名品牌,引领高效发展。一是突出主导品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持续打造六安瓜片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将六安瓜片证明商标使用授权收归市级统筹管理使用。建立六安瓜片原产地保护和使用规则制度,制作区域公用品牌茶叶实物标准样和标准样图谱。发挥茶叶行业协会第三方组织作用,经常性开展市、县(区)“六安瓜片”品牌使用监督和审查市场执法行动。建立健全“六安瓜片”防伪追溯体系,推动茶叶经营主体“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设立六安瓜片质量投诉平台,加大对以次充好、冒牌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品牌信誉度。二是强化源头管理。发挥市质检中心作用,根据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指标,动态更新茶园禁用农药清单,建立茶园投入品登记备案机制和绿色防控常态性抽查执法机制,并将农药残留检测数据与茶产业扶持政策挂钩,从源头上防止违规化学农药进入茶园。三是挖掘品牌文化。高标准编制市“十四五”茶叶宣传方案。持续加大宣传投入,邀请专业团队制作宣传广告,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给予创知名品牌的茶叶龙头企业推广宣传补助或奖励。综合考虑茶叶行业环境、消费者需求及自身蕴含的地域文化,明确六安瓜片等名优茶品牌定位。讲好“茶故事”,深度挖掘六安瓜片传统制茶技艺、皖西悠久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素材,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创新宣传主题与内容,增强茶叶对消费者的品牌情感号召力。
(四)创新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一是发展线下营销。打开茶叶营销通道的关键是营销网点的布局和建设,要在合肥以及江浙沪等省内外茶叶主销区,重点扶持打造一批六安瓜片等名优茶品牌专卖店、形象店、体验店,用精品茶叶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提高我市茶叶国内市场占有率。二是推进互联网营销。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茶叶运输成本。引导茶叶经营主体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流通和消费业态,发展直供直销、个性定制、茶园认领等互动式、会员制新销售模式。加大对50克、100克小包装中高端茶叶电商产品开发力度,采用竹材等设计感强的流行包装材质,增加线上消费粘性和占领新消费群体市场。三是稳定外贸份额。鼓励出口茶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茶企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扶持引导香源茶叶等6家茶叶出口企业,加大对有机认证、专利申请、人才培养等“软实力”的投入,逐步提高茶叶自营出口份额,进一步提升出口茶叶利润空间,增加茶农收益。
(五)强化要素保障,筑牢产业支撑。一方面,强化金融保险支撑。市、产茶县(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六安茶谷”区域内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中小规模茶企、低收入茶农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推进茶叶生产、加工全过程享受优惠电价政策。建立健全茶园政策性保险制度,提高赔付标准,扩大保险覆盖面,将病虫害损失纳入茶叶保险专项险种。另一方面,强化专业人才培育。加强与皖西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设制茶、评茶、售茶等培训班,壮大茶业人才队伍。与茶叶龙头企业合作,利用村大工程、茶学函授班、实地教学等方式,加大对茶园经营管理人员等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达到熟练掌握茶园病虫害发生种类、主发病虫发生规律、田间消长动态等业务技能。鼓励涉茶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市产茶县区或茶企挂职、任职,可参照人才引进政策落实相应奖励,进一步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下沉。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