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紫阳茶好(紫阳富硒茶好坏辨别)

硒宝 11-04 10:07 178次浏览

富硒紫阳茶好(紫阳富硒茶好坏辨别)-硒宝网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率周军及诸侯伐灭殷商的纣王后,便将其一位宗亲封在巴地。巴王作为诸侯,理所当然要向周武王(天子)上贡。《巴志》中有这样一份“贡单”:“五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另外还有:“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香茗说的就是朝贡的茶叶,并不是深山野岭上生长的野茶,而是专门有人培植的茶园里的香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贡茶记载。

就此茶事,与陕西茶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7年4月份,紫阳县惊现清朝光绪年间贡茶敬献宫廷的文件复印件(该原件现移存于故宫博物院),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从官府文件来看,是光绪三年正月,陕西省紫阳县知县唐清辅差遣衙役办理的“贡茶事案”信票,至今清晰可见:“照上届贡茶数目严催采办,务于二月内申解”字样。其中还提到在今紫阳县境内的麻柳坝、茅坝关、权河及盘厢河等地采办春茶的具体数目。

对此,国家级茶叶评审员杨力编著出版的《茶博览》书中载道:“陕西紫阳毛尖(原名紫邑宦镇毛尖),贡茶时间最早,始于东汉末献帝,距今1700多年。”也就是说,紫阳县是北方贡茶之地最早的县份之一。

紫阳县位于陕南汉江上游,大巴山麓,历史悠久。据《紫阳县新志·建置沿革志》载:“以紫阳真人修炼之地,故名。”传说在宋元丰年间,浙江临海人张平叔在紫阳境内汉水之滨的仙人洞里头修炼并在此羽化,系紫阳真人,县因此得名。真正让紫阳县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确与此地出产的茶叶息息相关。

紫阳境内以山地为主,生态环境良好,形成了降雨充沛、气温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条件,为茶树生长发育提供了天然的良好基础。自唐代开始归金州辖区,出产的“茶芽(今‘紫阳毛尖’前身)”作为贡品其时已饮誉朝野。但另有一说:茶芽产于金州汉阴郡(现安康与汉阴县)之间。《新唐书》载:“金州土贡:麸金、茶芽……”据《华阳国志·巴志》载,金州(即今紫阳、安康一带)境内“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所产“香茗”等皆纳贡之。当时朝廷将茶叶列为金州(今安康)地区的贡品,除皇帝享受外,并沿丝绸之路,远输西域各国。1985年,陕西省考古队在汉江沿线进行野外考察时,于紫阳县宦古镇小腊子园遗址发掘出胡弦带板勾和波斯银币(现均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紫阳历史上曾与西域通商的另一佐证。

紫阳毛尖茶从此时起“每岁充贡”。有史记载,在今西安鼓楼旁边曾有一“清盛魁”商家,经营茶叶生意,他们家的古账务本上还记着初唐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前来买过“山南茶”的事。唐代的“茶马互市”和宋明的“茶马法”,为紫阳茶开辟了广阔的西北市场,紫阳茶曾左右陕西全省茶市千余年。明朝廷“用茶易马,固蕃人心,且以强中国”为一手段,明太祖洪武四年户部统计:“陕西金州诸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万余株……”,“用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茶马法》的实施,茶叶面积迅速在紫阳等地扩大。到清代的时候,“陕南唯紫阳茶有名”(《陕西通志茶马志》雍正版),紫阳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清光绪《紫阳县志·食货志》载:“紫阳茶春分时摘之,细叶如米粒,色轻黄,名曰毛尖,白茶至贵。清明时摘之,细叶相连,如个字状,名曰芽,入水色微绿,较白茶气力充足,香烈尤倍。”清代叶世倬茶诗中概括道:“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就是最好的说明。迄清末至1949年期间,紫阳茶收购和销售全凭私商来操持着,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

纵观紫阳贡茶变迁,无不说明紫阳茶内在品质超群。历史潮流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工作者又发现该县茶叶中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硒,紫阳富硒茶开发研究成果也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当时,老一辈革命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题词道:“健康佳品,驰誉神州”。中国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名誉理事长、陈云夫人于若木更加推崇,提笔题写道:“开发富硒紫阳茶,为全国人民健康服务,是紫阳县义不容辞的责任”;著名作家贾平凹书墨道:“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可见好茶不怕细品,“贡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