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硒茶富硒茶(富硒茶蔬片的功效)

硒宝 11-03 10:03 170次浏览

如今,“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因山而得茶,因硒而得福,因富硒茶而惠民。“中国海峡硒都”诏安,作为我国八仙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富硒资源优势,生产的富硒八仙茶品质独特,备受消费者青睐。近几年来,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从上到下一心大力发展富硒八仙茶,不仅把八仙茶打造成为诏安的一张名片,还为这片红土地上的老百姓脱贫致富找出又一条好出路。

珍硒茶富硒茶(富硒茶蔬片的功效)-硒宝网

美丽传说 “八仙”济苍生

地处闽粤两省交界、东海与南海交汇线的诏安,是海西经济区联系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桥头堡和先行先试的前沿平台,素有“闽粤第一关”之称。

诏安边邑,以茶闻名。“过厝就是客,茶烟不分家。”这是诏安人历来好客和好茶的真实写照。

南宋时,在诏安梅洲老家耕读的“渐山七贤”之一吴大成,在《梅月百咏》中有“花浮白雪盈丹鼎,茗煮金波喷绿尘”的描写。从中约略可知,当时诏安人饮茶已及于乡村。诏安的茶事活动历经千年,到清代进入茶道的普及、提高阶段,形成以工夫茶为代表的茶文化。及至当代,所用的茶叶转以八仙茶为主,但在相沿成俗的茶文化中,各种茶事活动在当地百姓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诏安县作为八仙茶的发源地,在民间形成了许多口口相传的传说。这些传说既契合了“八仙过海”采药以济苍生的故事,又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融合,为诏安八仙茶的身世增添了许多神奇又迷人的光环。

早在2000多年前楚汉争霸之际,时任南海郡尉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起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南越国,诏安县包含其中。常年战乱致使当地民不聊生,百姓深受疾苦。当时,在诏安民间流传着八仙座山上有一种能治愈疾苦的神药的传说,为了摆脱疾苦,当地百姓纷纷到八仙座山寻找神药。尽管八仙座山悬崖峭壁,地势险峻,采撷神药路途困难重重,但处于苦难中的老百姓锲而不舍,前赴后继。传说中老百姓执著改变命运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八仙”,在“八仙”的帮助下,老百姓终于采得了神药。

据《诏安县地名志》记载,诏安境内有两处地名与“八仙”有关。一是位于诏安北部秀篆镇的八仙座山,主峰1025.9米,远眺八个山头,形成八仙坐莲,故名;二是位于诏安西部白洋乡的八仙山(亦称果老山),海拔437.6米,因八个山头环拱,形状有如八仙并立,故名。上世纪60年代,传说中的神药被移植到八仙山下汀洋村茶场,育成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因该茶原产自八仙座山中,又移植于八仙山下,更缘于当地“八仙”的传说故事,后来就被当地人称为“八仙茶”。

好饮茶的理学家朱熹有云:“建茶如中庸之为德。”儒家中庸之道,对诏安茶文化影响颇深。诏安的茶事活动,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独具特色的诏安工夫茶文化,讲究的是“以和为贵”的茶道精神。以茶行道、以茶修德、以茶得趣,构成了诏安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饮茶被视为“盛世之清尚”,历经千年而不衰。

如今,八仙茶已成为和平友好的使者。在漳州科技学院,来自埃及、加纳、缅甸、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等48个国家的471名学员,在世界和平茶园里栽种八仙茶并挂牌,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安康、友谊长存。

收获美誉 漳州有“四宝”

据史料记载,在诏安,茶树人工栽培已有600年历史。在明正德八年(1513年)《大明漳州府志》记载中,诏安境内南山就有种植土茶,土茶就是今人所说的菜茶,播种繁殖,种性杂。有诗为证,明天启(1621—1627年)年间进士沈起津在《九侯十八景》中有“香炉烟透云根里,雾锁茶园望梅台”之句,说明诏安境内九候山已开垦有成片茶园。

1965年春,诏安县茶叶收购站技术员郑兆钦在当时的秀篆公社茶园普查中,在八仙座山里凹背畲荒废的茶园中发现有性茶树的变异株,当即移回20株,植于秀篆茶站的品种园里,并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单株。1969年1月,移至八仙山下汀洋村茶场进行短穗扦插育苗,成功育成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在当时,八仙茶新茶种的试验、繁育、推广,能免遭夭折,得益于诏安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如今,成活的17株母本茶树仍保留在母株园里。2009年,该园被列为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1986年11月2日,福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专家在诏安召开八仙茶鉴定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品种可作乌龙茶的早芽良种,建议在乌龙茶区示范和推广。会上,八仙茶得到官方正式命名。翌年,八仙茶获得福建省良种茶树证书。如今,已在闽、粤、湘、苏、桂、川六省70多个县市种植逾12万亩。

八仙茶从八仙座山移植到八仙山,经过20多年的千锤百炼,终于取得正名、修得正果,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2001年,诏安八仙茶被收入《中国茶树品种志》;2016年,诏安八仙茶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等。

多年来,诏安八仙茶先后斩获国内外80多项殊荣。改良后的诏安八仙茶具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外形深绿油嫩、汤色澄黄明亮、香气清长持久、滋味清爽可口、回味甘爽、耐冲泡等特点。上世纪90年代就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关注。有人说,漳州有“三宝”(水仙花、片仔廣、八宝印泥),现在加上八仙茶,就有了“四宝”。

珍硒茶富硒茶(富硒茶蔬片的功效)-硒宝网

科技兴茶 有机+富硒

作为我国盛产有机富硒八仙茶的县,诏安早年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八仙茶产业发展一度不振。

随着富硒八仙茶的价值被发现,市场预期看好,近年来,诏安县紧跟农业4.0发展步伐,积极走科技兴茶之路,主动与科研院校合作,打造智慧农业,深入研究“硒+茶”的完美结合,破解茶叶生产制作中的技术难题,培育出有机八仙茶、富硒八仙红茶、富硒八仙白茶等新产品。

谈起诏安县科技兴茶的发展之路,坚持走科技兴茶之路的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功不可没。该公司的300多亩八仙茶基地,和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的1200多亩基地,全部采用人工除草、灯光吸虫、有机肥等有机种植技术。

据了解,该公司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按有机茶标准生产加工独具特色的富硒红茶,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红亮,兼具独特的香味和保健效果。该公司独特的制作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为达到富硒八仙茶生产标准的企业。同时,该公司还制定了“富硒八仙茶栽培技术标准”“富硒八仙茶粗制技术标准”“富硒八仙茶精制技术标准”等技术规范,并在2016年获得“全国科学养生示范单位”称号,连续进入第三届、第四届世界硒博会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评选名录。

为了确保茶叶中的富硒量,严格控制农残,除做好基地日常管理外,该公司在产品质检上也下足了功夫。新鲜茶叶加工前要经过农残检查关,加工后的半成品再进行随机抽检,分送福建、深圳等地的检测机构,全程要经过8道检测,做到品质心中有数。

高科技人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智慧来源。2014年,诏安县聘任广东嘉应学院生命科学专家罗来辉为漳州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主攻茶的健康研究。2015年,聘任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主任委员朴建华,主攻茶叶营养研究;聘任湖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博士游勇,主攻种植栽培技术。先后十余位高端专业人才的引进,为诏安富硒八仙茶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深入挖掘诏安富硒八仙茶的社会价值,诏安县与暨南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抗氧化等植物性药物的筛选过程中,发现诏安富硒八仙红茶的茶多酚含量很高,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思路。

由于社会对富硒愈发重视,2016年2月,漳州市成立富硒产业研究院;2016年10月,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第六届国际硒研讨会组委会、暨南大学、中国长寿之乡绿色产业发展联盟等10多家单位,发起成立了世界富硒长寿产业联盟大会;2017年3月,诏安成立全国首家八仙茶文化体验馆;2017年9月,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300亩八仙茶基地被福建省农业厅授予福建省富硒种植业产品标准化基地,成为诏安八仙茶的金字招牌。未来,富含硒微量元素的诏安八仙茶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时代。

硒都新事 长寿又一乡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拥有“生命的火种”“心脏的守护神”等诸多美誉。据地质勘查统计,诏安县域富硒土地面积达7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9.3%,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硒都”之一。2013年7月,诏安县被认证为“中国海峡硒都”。

诏安人称饮茶为“吃茶”,茶叶俗称为“茶米”,甚至到了“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境地。据保守估算,诏安人均茶叶年消费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多。

2014年6月,诏安县荣获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诏安县百岁老人早已有之。目前,在县城圣祖街北段威惠王庙前仍有一处保存完好的“百岁坊”,系明万历八年庚辰(1580年)为一百岁的冠带寿民沈仲选立。百岁坊,系官府和寿星子孙为寿星所立牌坊。为褒扬和纪念百岁寿星所建的祠堂,全县有3座,现都保存比较完好。最有名的是“龙亭”延禧堂,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百岁寿民沈起龙所建。据民国《诏安县志》记载,诏安县明清时期有百岁寿星8名,其中沈起龙夫妇寿终均为126岁,为历代罕见。据记载,沈起龙夫妇平日里宁可三日无粮,不能一日无茶。喝茶是夫妻俩的嗜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在诏安金星乡湖内村还有一座“百岁楼”,传说有位老人78岁才娶妻育子,活到108岁,其子孙为纪念老人长寿,建了这一座一厅两房的楼房,称为“百岁楼”。传说,该老人也是视茶如命。由此,八仙茶也在当地一直被称为“长寿茶”。

经调查检测发现,诏安县百岁老人体内的硒含量是一般人的3—6倍。2016年的统计表明,诏安县90岁以上长寿老人有2496人,100岁以上长寿老人有77人,最高年龄114岁。

产业扶贫 八仙茶建功

自2010年始,诏安八仙茶产业加快了创新步伐,八仙茶的名气在口口相传中远播海内外,茶企、茶农日益受惠。截至2016年,诏安茶叶在省、市、县注册商标品牌30个,茶叶初制厂200多家,茶叶营销店100多家,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如今逐渐进入北京、上海和东南亚市场,市场影响力日益提升。

作为当地山区老百姓的一条致富路,富硒八仙茶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关注。2016年10月9日,时任福建省长、现任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福建省农业厅的呈报件上批示:“要从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高度,系统深入规划和加快发展我省的富硒农业产业,此举既有利于发挥我省特色农业优势,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还有利于适应群众消费的新需求,请专门研究并具体部署,扎实推进。”2017年6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宁在诏安县产业扶贫调研中肯定了诏安县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做法,并要求诏安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来抓。2015年11月29日,时任漳州市长、现任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对八仙茶作出批示:“把不可多得的富硒资源转化为独特的产业优势是篇大文章。”

如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一批如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科技型茶企的努力下,诏安八仙茶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诏安县茶叶种植面积5.2万亩(八仙茶占80%以上),年产量近1.1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全县近65万人口,约四分之一的百姓以八仙茶生产为生。截至2017年上半年,诏安县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6.55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157.8元,同比增长8.8%。

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司下村的1200亩八仙茶基地就吸纳了近2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当地村民收入。该公司种植户告诉记者,八仙茶茶青早年收购价每斤只有8毛钱,2017年每斤茶青收购价达到16元,每亩增收3000元,收入翻了20倍。

据统计,诏安全县17个乡镇中,有16个种植茶叶,其中9个乡镇是主产区,主产村达40多个,种茶农户超过3万户,已形成了白洋乡丁洋、建设乡万石溪、官陂镇公田、秀篆镇礤岭等一批茶叶专业村。

如今的诏安,茶业已成为极具优势的农业产业,也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近几年来,诏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支持茶产业发展,将茶业作为山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并与脱贫致富、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

2017年,诏安县出台《关于扶持八仙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茶园种植、茶园支干道硬化、茶叶加工厂清洁化改造、品牌建设销售等方面,明确给予资金补贴奖励,加大八仙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从2017年到2020年,诏安县政府每年将投入1000万元扶持八仙茶产业发展。

“我们研发功能性富硒茶,不仅延伸产业链,也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漳州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罗来辉告诉记者,研究院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清香型富硒红茶,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为扶持富硒八仙茶发展,诏安县政府除出台补助、奖励政策之外,还专门成立了诏安县八仙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扶持茶农、茶企等经营主体,帮助有一定基础的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生产富硒八仙茶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富硒八仙茶的附加值。目前,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漳州富硒产业研究院联手,以富硒八仙茶为原料,相继开发出了富硒红茶曲奇、富硒红茶素饼、富硒高端奶茶专用茶、富硒奶茶专用茶粉、有机硒茶片等茶食品,将陆续投放市场。 本报记者 王朝强 通讯员 陈祥临 吴雄明

采访后记:八仙茶赋

八仙茶赋

高山云雾出好茶。诏安八仙茶是高山云雾和富硒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天地精华”,也是大自然对诏安百姓的眷顾和恩赐。

“俗以茶敬客,比户皆然。”从古至今,诏安一直是一方弥漫着茶香的热土,种茶和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有感于此,记者作《八仙茶赋》以记之。

乌山之陬,有乡秀篆;八仙座山,有茶八仙。

人间奇葩,传自仙来;云雾袅袅,恍若蓬莱。

五行五焙,如切如磋;藏韵敛香,如琢如磨。

外形紧细,汤色黄亮;香味绵长,苦尽甘来。

八仙山下,修成正果;乌龙良种,散布南国。

天福茶庄,名人亲植;枝繁叶茂,八方赞之。

世界茶园,主题和平;悬壶济世,八仙使命。

长寿之乡,天地眷顾;科技兴茶,百姓致富。

道法自然,亦仙亦茗;天道酬勤,赢得美名。

知音难觅,深识难遇;幸逢八仙,且饮茶去。

幽幽八仙,片片深情;既健身体,复润人心。

一杯一壶,怡然悠悠;有此清茗,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