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华富硒产品(华硒生态)
为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蚕业强省建设步伐,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
蚕桑产业是广西重要的民生支柱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2020年,广西蚕茧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生丝产量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蚕茧、生丝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79%、35.89%,规模优势十分突出。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桂政发〔2021〕11号)提出“将广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糖料蔗、桑蚕、亚热带优质水果、优质水牛奶、优质黄羽鸡、大蚝基地”。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我区桑蚕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纪要》(桂政阅〔2020〕71号)要求,按照自治区领导指示精神,为全面总结我区蚕桑产业“十三五”发展成效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由我厅负责牵头编制《规划》。《规划》是指导广西蚕桑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重点工程建设、保障措施六个部分。
(一)发展现状。阐述“十三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在规模、布局、体系、经营、效益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在种养水平、茧丝精深加工、资源开发应用、科技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产品市场培育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广西蚕桑产业时逢国内循环与内需释放、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乡村振兴与石漠化治理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茧丝市场、产业间竞争、国际竞争、技术瓶颈上面临挑战。
(三)总体要求。“十四五”时期,广西蚕桑产业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契机,立足资源和规模优势,坚持产量、质量、效益并举,纵向打造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横向拓展新兴产业分支。要坚持区域比较优势、坚持产品市场导向、坚持产业循序推进、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坚持科技文化支撑的五大发展原则,在稳固中国及世界最大茧丝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将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集聚区、蚕桑产业多元转型发展先行区、石漠化蚕桑生态治理示范区,率先构建现代蚕桑产业体系,使广西由蚕桑大省向蚕桑强省转变。到2025年,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800亿元产业,其中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350亿元、150亿元。
(四)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规划》提出了“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提质增效;优化区域布局,提升分工地位;加速多元转型,提高产业效益;推进产业互动,深化融合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加大政策扶持,提速产业发展”六大发展思路。对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一是总体布局,进一步巩固发展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三大优势产区,积极推进河池、百色、南宁、柳州、来宾五个市的蚕桑生产发展,合力打造宜州、柳州茧丝绸产业链集聚区,在蚕桑主产区和石漠化地区大力拓展蚕桑茧丝资源多元应用;二是具体布局,包括蚕桑种业布局、蚕茧生产基地布局、茧丝绸加工布局、桑树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布局、蚕桑茧丝资源多元应用布局。
(五)重点工程建设。以建设蚕桑产业强省为目标,以“稳量、提质、增效”为核心,以“产品、基地、园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广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实施现代种业提升、优质茧基地扩建、丝绸全产业链建设、资源多元开发应用、桑树生态治理、生态文旅开发、科技创新支撑、现代产业园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培育的十大工程,做大做强做优广西蚕桑产业。
(六)保障措施。提出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保障。二是政策保障。三是技术保障。四是人才保障。五是资金保障。六是风险保障。
相关文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桂农厅发〔202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