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品投资(富硒投资产品怎么样)

硒宝 11-01 10:10 156次浏览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4日讯(记者 江学俊 通讯员 闫盛霆 刘峰)“富硒土壤天然健康,来这里采摘,不光能吃到新鲜味美的富硒葡萄,还能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10月3日,山东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久润富硒生态科技园里一派勃勃生机。记者看到,目前正值葡萄成熟季节,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

富硒产品投资(富硒投资产品怎么样)-硒宝网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依托天然富硒资源,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业,通过创建示范基地、休闲农场、打造农业品牌等举措,不断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多渠道持续增收。

出台扶持政策 找准产业转型突破点

多年前,“煤炭之城”曾给淄川这个老工业区镀过金色光环,当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号角如沙场战鼓擂响时,传统“煤城”转型迫在眉睫。

经过权威部门检测,结果显示全区有18.6万亩的天然富硒土壤,从此,淄川区发展富硒产业有了科学依据。

“爹,来吃饭了!”10月3日中午,淄川区龙泉镇大土屋村,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101岁杨长生被70余岁的儿媳妇孙淑清叫起来吃饭。“吃着富硒土地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在俺镇上像俺公公这样的长寿老人很常见。”杨长生的儿媳妇孙淑清说。

在淄川适硒地带寨里镇、洪山镇、龙泉镇、罗村镇等48个村中, 百岁老人远高于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7名百岁老人的“长寿之乡”标准。硒被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这项数据不但揭开了这里老人的长寿之谜,也让淄川成了“富硒宝地”。

物化天宝。淄川区委、区政府顺势而为,借力推动天然富硒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以建设“北方硒都·长寿淄川”为目标,聚力开发富硒产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培育新型区域生态经济增长点。

从2014年开始,淄川区将富硒产业发展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区“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今年4月,区委、区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十条政策》,进一步推动富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淄川区加大对富硒农业产业的扶持,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等10个项目,总计投资1.5亿元,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近年来,淄川区不断深化‘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培育了一批发展空间大、竞争实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富硒农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富硒种植、养殖、加工、观光、餐饮等一系列富硒项目相继落地,淄川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区’‘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研发成果被载入‘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说。

工商资本入驻打造天然富硒农业基地

2018年8月,作为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天然富硒蔬菜基地的淄川区被授予“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区”荣誉称号。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二个、山东省首个获得该荣誉的区县。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短短几年时间,淄川富硒产业吸引了山东创丰、淄博光大、淄博裕翔德、山东欣泽顺、淄博黛青山等工商资本入驻,目前全区有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富硒产业,富硒农产品的价格是普通农产品价格的5—8倍,市场供不应求,今年预估富硒农业产值近10亿元。

“现在想起来还很兴奋,当年6月种了6个大棚,10月丰收,一箱4至5斤蔬菜,一斤30元仍然供不应求,最远送到北京、天津,效益非常可观。”淄博莪庄长金富硒农民合作社社长说,首试成功让社员们看到了富硒农产品的希望。

淄博莪庄长金富硒农民合作社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者。2009年6月他牵头成立淄川长金蔬菜专业合作社,2014年他筹资实施富硒蔬菜开发,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莪庄富硒生态园。

2018年,莪庄富硒生态园再次迈出了大步伐,他们与山东欣泽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成立了山东欣泽顺富硒生态园,该生态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600亩,现已投资7000万元。

9月30日,记者走进山东欣泽顺富硒生态园的蔬菜大棚,碧绿的黄瓜、金黄的木瓜、鲜红的西红柿长势喜人。最让笔者惊讶的是这里还有木瓜大棚。“木瓜原来是这样长的!”“木瓜原来可以长这么大!”山东欣泽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义说,每个来采摘木瓜的孩子都会喊出这两句话。

除了木瓜,这里还有火龙果、沃柑、香蕉等南方水果品种,原来这是山东欣泽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南果北种”技术,让北方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为富硒蔬菜采摘引来了更多客流量。

“现在整理的这20多亩地,打算种植我们自己研发的黛丹号系列5个软籽石榴树新品种。今年石榴产量预计能达35万斤,整座山的绿化率达到90%以上。”山东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汉修信心满满告诉记者。

靠煤炭生意致富的罗村镇河东村人张汉修一直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2013年7月,他承包了荒废多年的黛青山,并成立了淄博河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张汉修一干就是7年多,这期间他先后投入了7000多万元。

在荒山植绿过程中,张汉修意外发现,黛青山含硒元素,可种植富硒农产品。他专门从山东农业大学请来专家调研,天然富硒的碱性土壤非常适合软籽石榴的生长。张汉修在跑遍国内外知名石榴种植基地后,最终选定了突尼斯软籽石榴,在新建的山东黛青山富硒生态园种植了富硒石榴700亩。

张汉修介绍,今年黛青山生态农业年产软籽石榴10万余公斤,培育树苗10万余株,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富硒产品投资(富硒投资产品怎么样)-硒宝网

实施品牌战略注册“天然富硒”农产标识

质量始终是市场的敲门砖。最终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口碑的总是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

金秋九月,谷穗飘香。眼下,正值秋收季节,淄川蓼坞小米专业合作社社员白光利捧着刚收下来的富硒小米骄傲地说:“今年俺们合作社带领村里的30户村民试种了500亩地的小米,现在亩产达到了200公斤,村民们基本上每亩地的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淄川寨里镇东部山区素有小米种植传统,但限于传统推销,卖不上好价钱,村民收入不高。2017年底,淄川蓼坞小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波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对村里土壤水质采样分析获知,小米硒含量是普通小米的3至5倍。

“要想提升小米的价值,让社员及村民增收,首先要打响‘蓼坞富硒小米’的品牌,广为宣传。其次要扩大种植面积,在生态种植上下功夫。然后要拓宽销路,打破单一销售模式。”孙波有了“三步走”的共识。

打好“品牌”战役,不仅要深入挖掘蓼坞小米的内涵,还要进行精品包装,合作社把小米礼盒真空包装售卖,以10斤小米为一盒,一盒装5包,零售价为 160元。

“我们和省内专做知名农副产品的网上商城合作进行销售,广泛发动自媒体进行推广宣传,并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注册,让大家在朋友圈里口口相传。”鲁乡裕家庭农场崔文娟说道。同时,按照原有销售渠道开展直销以及鼓励社员自主销售,通过线上线下共同推广,“蓼坞富硒小米”知名度大增。

每逢佳节,小米作为原生态送礼佳品,得到了不少顾客的青睐,销售势头节节攀升,产品价格也比原先传统售卖模式高出5倍以上。

“自2016年山东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来,淄川区依托18.6万亩天然富硒土壤资源,吸引45亿元资金投入农业园区发展,有力推进了淄川区农产品知名品牌发展,从过去偏重农业规模和数量进入了‘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品牌强农’发展阶段。”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利民介绍。

截至目前,淄川区共有31个农产品荣获省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今年9月,黛青山富硒软籽石榴和蓼坞小米相继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荣誉称号。

如今,淄川富硒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富硒蔬菜、小麦、紫薯、核桃、樱桃等40余种富硒农产品,张庄香椿、淄博池梨、蓼坞小米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品牌15件,制订了淄川区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注册了“淄川天然富硒”集体商标品牌。

立足三产融合推进富硒农业“三链重构”

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链链都牵动着农民的钱袋子。如何实现助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淄川区通过立足三产深度融合,推进“三链重构”,找准载体支撑,大力培育新业态,为不断提升农民持续增收给出了答案。

“这里以前都是一片闲置的土地,但是公司通过前期建设,打造优质葡萄品种示范种植园区,同时还间作了谷子、玉米,以及草莓等作物,让这里变成了加工基地、生产示范的农场。”山东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超说。

在山东创丰农业科技生态园内,近千亩的葡萄种植产业园映入眼帘,用葡萄加工成的富硒葡萄果茶、富硒葡萄酒、富硒植物硒片等高端富硒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

从去年开始,王永超他们思索怎样把经营模式从单纯的农产品种植过渡到更长的产业链条中去,嫁接更多元素,实现进一步转型升级。按照王永超他们的思路,今年主要完成3个方面的改造提升。

2019年,久润富硒生态园进园超过8万人次。王永超说,从一产层面,将从天然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转型升级为国家级AA景区,通过旅游采摘、农业休闲与观光,拉动进园人数。同时,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规划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将有效辐射淄博市约65万名中小学生。

9月26日,淄川久润富硒研学旅行基地暨DIY体验中心在久润富硒生态园盛大开幕。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幕标志着久润富硒在文旅产业发展上的创新突破,该基地依托久润富硒生态园综合体,开辟“产业赋能+文旅”的发展新路径,将富硒农业理念、龙泉非遗文化等相结合,通过设置课程,教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食品制作,感悟生活真谛。富硒研学旅行基地暨DIY体验中心现投资500万元,项目运营后将年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利税90万元。

此外,这里还将建设农业文创园,开发农事文化和淄博市非遗文化,如龙泉铁壶、博山琉璃、淄博刻瓷、淄博陶艺等,实现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一体化模式经营。

产业链升级,离不开研发的力量。为了将农产品的价值放大,山东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规划建设富硒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重点进行富硒功能食品研发,实现农业产业链升级,进一步体现富硒土壤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山东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建设观光工厂,集深加工、观光、体验于一体,年加工富硒小麦面粉1.5万余吨,投产后,与1万亩富硒小麦项目基地和2万亩富硒小麦订单基地形成紧密的利益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可直接吸纳贫困群众50余人就业,拉动间接就业500余人。”王永超说。

近年来,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淄川区实施“百企建百园”工程,涌现出久润富硒田园综合体、黛青山软籽石榴园、寨里欣泽顺富硒产业园等富硒农业园区20余家,有效推进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重构,加快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基地配套、物流畅通的淄川富硒农业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2021 年,淄川区委、区政府将加快构建富硒农业产业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全区富硒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达到 10家;创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30个;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10个以上;保有量达到150个;在全面完成县级土壤硒含量资源普查工作同时,绘制出淄川区硒资源分布图,打造‘北方硒都·长寿淄川’的金字招牌。”说起富硒农业发展,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