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补硒一年(甲减病人可以补硒吗)

硒宝 10-30 18:05 214次浏览

甲减补硒一年(甲减病人可以补硒吗)-硒宝网

我们还会缺碘吗?

我知道:你还记得碘与“大脖子病”的故事,你天天在吃碘盐。

我知道:你的甲状腺没有任何问题(但愿)……

但是,你是否会经常手脚冰凉呢?体重怎么都下降不了?如果是女性,是否担心过自己的乳腺会出状况呢?(已经有硬块了?)现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如果这些也与碘有关呢?

碘——为身体立“腺”

翻开营养学的正统教材(比如Understanding Nutrition或者Advanced Nutrition and Human Metabolism),会读到“人体内的碘约有15~20mg(也有说30mg的),其中70~80%都在甲状腺内”。

而我现在更愿意相信: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体,全身可有1500~2000mg的碘,其中最多有3%在甲状腺内……

好吧,让我们从这儿开始。

碘遍布全身,尤其集中在各种腺体(即会分泌什么的组织)。除了甲状腺,碘还在乳腺(可能是含量最多的)、子宫、卵巢、前列腺、胸腺、唾液腺、胃黏膜、眼睛(睫状体中)、脑脊液和大脑等各种组织里。其实,身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碘——在充足时,全身的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都会有碘。

不过甲状腺还是当之无愧的用碘大户,每天大概需要6mg(营养学教材中则说是120μg)。因为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一个T4含有4个碘原子,T3含有3个),而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全身每个细胞利用氧气的速率,因此能够调节体温、代谢率、生育功能、身体发育。

有着如此基本的工作,甲状腺是身体最优先得到碘、且最不会缺碘的器官——所以当我们身体内“70~80%的碘都在甲状腺内”时,其实全身都极度缺碘——但甲状腺不能缺,即使我们摄入的碘少得可怜……

但如果实在太可怜了:

由于原材料短缺,体内甲状腺素的水平就会不可避免地下降——所谓“甲减”,此时全身的代谢率会下降,身体和头脑的活力下降;细胞接收到更少的甲状腺素信号时,还会减少LDL受体的量,从而减少对来自LDL的胆固醇的接收,这会间接导致血液中的LDL升高(同理,血脂水平也会升高),我们的体重会增加(或难以下降)(皮肤也会变得干燥,也可能容易掉发)……

这种情况可不妙,所以:

我们的下丘脑会分泌更多“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激素”,使得脑垂体分泌更多“促甲状腺激素”,试图督促甲状腺生产更多甲状腺素;但还是没有原材料……所以促甲状腺激素会进一步增加,更多地督促甲状腺“扩大生产规模”,慢慢导致甲状腺肿大,直至“大脖子病”(继续下去,之后还可能会引发大脑迟钝)。

其实除了甲状腺外,碘能维持身体内所有腺体(乳腺、卵巢、前列腺等等)的组织结构;如果缺碘,这些腺体就可能会出现胞囊(含有液体的“包”);继续缺碘的话,胞囊会发展成结节;继而引发各种“增生”;再继续的话……

动物试验中发现,饮食中缺碘会导致其乳腺肿大,继而产生结节;而重新补碘的个体,乳腺组织都会多少恢复正常。

女性更需要

因为牵涉到身体各组织的生长发育,所以胎儿和婴儿更是需要碘——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需要更多的碘,否则会直接影响婴儿的身体和头脑发育,严重时会导致永久性的愚侏症。

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中我们得知,如果你在怀孕时补碘,那么出生的孩子在智商上往往会比其父母高20~30个点。

——Jorge Flechas, MD, MPH

(如此开放的我在面对这种说法时也还是迟疑着不能接受——不过把它放过来也好,至少能引起大家对碘的重视。)

(另外知道这点巧合也无妨:世上平均智商最高的两个国家,韩国和日本,也恰好都很喜欢吃富碘的海产品……虽然也不能直接说明什么——还可能有DHA摄入量的原因,或者其他我们还不知道的原因——或者根本没有什么原因。)

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体内的碘会优先供应给胎儿和婴儿,因此她们本身更容易缺碘——从而更容易缺甲状腺激素,也就更容易发胖。女性有甲状腺问题的比例高于男性(似乎也更容易手脚冰凉?),也许是因为:她们的乳腺、子宫内膜和卵巢也都很需要碘,因此会更多地与甲状腺争抢本来就可怜的碘资源。

而缺碘很可能还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还有前列腺癌)相关:

是的,我们还无法在这些癌症与缺碘之间做出“因果性”的连接,我们有的多还是“相关性”……但要做到因果性上的证明,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差得很远——也许50年,也许500年,也许我们永远都做不到真正的“证明”——但我们要等吗?

碘盐还不够

但是,现在不是遍地的碘盐吗(想买到无碘盐都很难)?是的。

在碘盐刚被生产出来时,每克大约有60μg的碘;如果我们每天吃5g碘盐,那么就有了300μg的碘——而RDA只有150μg,即使对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也只是分别推荐了220μg和290μg——不是足够吗?

但是碘是极易挥发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天然晒出的海盐中碘量极少的原因——虽然海水中有大量的碘),在碘盐暴露在空气中时,其中的碘每20~40天就会挥发一半(取决于空气湿度等各种因素)。在炒菜等热加工中,碘还会进一步挥发——我们最后能吃下多少碘?不知道,总之会很少。

何况,碘盐中的碘的实际吸收率只有10%——因为盐中的主要元素——氯,与碘同属“卤族元素”(Halogen),在结构上相似(因此有同样的受体),在肠道吸收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何况,许多现代人因为担心高血压,吃的盐都越来越少……

何况,碘盐中的碘是碘化钾,也就是碘离子——而人体内不同组织需要不同形式的碘:甲状腺主要用碘离子(Iodide),而乳腺和前列腺主要用碘原子(Iodine),其他组织对这两种碘也有不同的利用比例——而人类的消化道不能很好地完成碘分子和碘离子的转换。(碘离子通过“钠碘转运体”运输,而碘原子通过“异化扩散”机制在细胞内走动。)也就是说,碘盐只能够稍微满足一下甲状腺,而无法照顾到乳腺、前列腺等组织的需要。

何况,每天就算能摄入300μg的碘,也是太少了:这个量只足以防止甲状腺肿大,而不能满足身体各个组织对碘的全面需求(连甲状腺本身都不能完全满足)。研究发现,当碘的摄入量是RDA的100倍,即15mg(15000μg)时,身体还会用碘来合成其他的一些化合物,比如δ-碘化内酯——这是一种在细胞凋亡机制中关键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有抗癌功能。

(据说:碘盐中的碘离子,还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从而引起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桥本氏甲状腺炎。)

碘的竞争者

更何况,现代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比以往需要更多的碘。

碘是一种卤族元素,同为卤族元素的还有氯、氟、溴(貌似都有挥发性)——因为结构相似,这些元素都会与碘竞争细胞上的“受体”(比如溴就会与乳腺中的碘受体结合),阻碍碘的吸收、利用。而现代人接触着越来越多的卤族元素(除了氯和碘之外,其他的卤族元素我们的身体都不需要):

这些卤族元素(尤其是溴)在身体内都会霸占碘原有的位置,使身体更加缺碘。从而引发各种与缺碘相关的身体问题——活力下降,减重困难,易发结节……

乳腺癌患者尿液中的溴和氟含量普遍高于普通人的。

(另外,身体抵抗感染时,也会消耗碘——更容易缺碘。)

为了补救这个问题,我们只有摄入更多的碘,在体内造成碘的压倒性优势,来逐渐驱逐其他有害的卤族元素(同时还能驱逐某些重金属)。

被驱逐出来的溴在血液循环内,如果未能及时被肾脏排出,可能会进驻其他器官,因此大量摄碘的初期会有“排毒反应”,即某些身体不适。

需要多少?

在体检中有“尿碘”一项,一般认为其“正常范围”是100~300μg/L;现在看来,如果你的这个指标是“正常”的(因此也许你从未关注过这一项),那其实是太低了……

但既然大量的碘都在尿液里,难道不是说明身体不需要那么多,从而要把“多余的”都排放出去吗?

并不是:肾本身没有保存碘的机制,所以只要有一时未能被利用的碘,都会被通过尿液排出(随汗液也会排出一些)——但这并不代表身体各组织的碘需求都已经被满足了,它们只是没有来得及用上(何况还有各种卤族元素在阻挠)。

因此我们需要摄入大量的碘,一方面慢慢驱逐体内有害的卤族元素,另一方面慢慢填充体内各组织的仓库——绝大多数仓库都空得厉害……

那么需要多少呢?

官方营养学认为,每天摄入超过1100μg的碘,就可能会引发中毒,慢慢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然而:日本人在日常饮食中平均能摄入超过12mg(12000μg,所谓“上限”的10倍)的碘——却没有甲状腺肿大的问题。

据估计,在优化的情况下,甲状腺每天可摄入6mg的碘,而乳腺可摄入5mg,其他身体组织也许会收纳2mg——一共13mg,这是推荐给可怜现代人的最低量。(男性的话,貌似可以少很多——每天8mg。)

补碘“过量”会导致甲亢吗?很不可能:身体有完善的调控机制——除非甲状腺内已经有“自主功能结节”(因为缺碘造成),即不受身体调控的腺体部分,它们会把自己能用的碘全都用来合成甲状腺素——不管已有的水平怎样——这是缺碘反而可能会导致甲亢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要补碘之前最好先把结节切除……)

另外,如果体内的溴比较多,那么碘在替换(驱逐)溴的解毒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甲亢的现象——紧张,心悸等等。

怎么达到呢?

地球上最主要的碘源是大海——甚至沿海的雾气都含有碘,既可以供人吸入从而补充,也可以给近海的土壤补碘。越远离大海,土壤中的碘含量越少。(曾经“沧海桑田”的地方,碘会丰富一些;而经常泛洪的地方就会很缺乏。)

另外,随着现代农业对土地的剥削,土壤中的碘含量急剧流失——生于斯长于斯的蔬菜和肉类,其中的碘含量也就急剧下降。虽然我们还可以查到:每100克肉类一般含有25~35μg的碘。一个鸡蛋往往有28μg——但这些数据会越来越不可靠,而且也远远不够……

但还好,所有的流失最终都会归于大海……

所以最可靠的碘源还在于各种海洋产品:

每100g海鱼,往往含有30~300μg的碘——还是不够,吃500g鱼,最多也就1500μg的碘,还是不够……

每100g干海带,往往有210000~240000μg的碘(!每天吃7g,就能达到至少15mg的碘量);干羊栖菜,有47000μg;干裙带菜,8500μg;干紫菜,2800μg;鲜裙带菜,1600……

简单了,那就注意吃些海洋类蔬菜吧(尤其是海带)。

但是,所有的危害也多会流向大海……

重金属是一方面,但还好——大量吃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驱逐体内的重金属。然而还有:

据说,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海水中出现了许多放射性碘,它们会进入海洋生物的体内;这样说的人,不再推荐人大量吃海洋类蔬菜……

我们能怎么办呢?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只能委屈求生……

(谁有条件的话,拜托测一下国内海带中放射性碘的量……)

做出各自的选择吧……或者选择相信中国的海洋类蔬菜(目前我的选择),或者选择继续缺碘(多谢阅读本文)……或者使用补剂……

补剂的话,一定要买同时含有碘原子和碘离子的,最好一剂就有超过13mg的量。(好吧——推荐Iodoral,自行找寻了。)

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你体内的碘不再是:“70~80%都在甲状腺内”——尤其如果你是女性(哪怕你不信“原始饮食”)……

缺硒、铁、维生素A也会影响身体对碘的利用——还好原始饮食下都不会缺这些。

尤其是硒能解“碘过量”的毒(或许更应该被称为“硒不足”的毒)——海洋类产品也往往含有足够的硒。(这是接下来会说的。)

有些植物性食品本身含有“甲状腺肿源”,会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吸收。比如十字花科植物(圆白菜、白菜、花椰菜、西兰花、油菜等)含有芥子油甙(另外菠菜也有);某些根茎类(木薯、红薯等)含有含氰糖苷;其他的还有什么黄豆、花生、桃子、草莓等——最好不要生吃这些东西,尤其是已经有甲状腺问题的人。

想了解更多与碘、补碘(还有乳腺癌)有关的知识,推荐阅读两本书:Iodine : Why You Need It, Why You Can’t Live Without It,和,The Iodine Crisis: 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Iodine Can Wreck Y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