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业奖补(富硒产业奖补)

硒宝 10-25 18:13 148次浏览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江西莲花县在脱贫攻坚路上,针对当地贫困家庭现状、贫困区域地理区位现状,围绕发展什么农业产业、如何发动贫困户参与、如何让农产品走出去,立足县情实际,认真分析研判,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真正把产品变为商品,探索出了一条契合县域实际,从产业扶贫逐步走向产业兴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富硒产业奖补(富硒产业奖补)-硒宝网

一 找准产业痛点,多个方向精准发力

该县立足长远,发挥优势,选准产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更多靠质量取胜。2016年至2019年整合资金共计5.4亿余元开展扶贫产业,提升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

一是因势利导,变传统优势为品牌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处罗霄山脉的莲花县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县,自古以来农户就有良好种养习惯,广泛种植水稻、油菜、油茶、瓜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养殖牛、羊、猪、鸡、鸭、鱼等牲畜,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近年来,莲花县整合传统产业,出台产业奖补政策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种养业,每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每个种类最高可享受2000元的直补。2016–2019年,全县贫困群众果业种植面积从364亩到2032亩,增长率达458%;油茶种植面积从4708亩扩种到9241.08亩,增长率达96%;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

二是因地制宜,应市场需求引育新型品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莲花县根据气候土壤等影响因素,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科技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占领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引育新品种。与井冈山大学和安徽省霍山县跃进百合农民合作社横向三方合作发展百合扶贫产业,实行政府统一免费供应种子、井冈山大学统一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合作企业统一收购产品。今年在全县52个村种植百合3300余亩,预计亩产效益12000余元,有效带动众多贫困户务工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汉中院士团队合作,培育富硒富锌油菜,既可以摘菜薹又可以结出油菜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仅菜薹每亩就可以增收2000多元。2016年以来,全县研发和引进新型产品22个,推动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是因利乘便,顺生态特色发展光伏产业。莲花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打造绿色能源大县,由县级统一筹资、统一招标、统一运维,建立一套“生态化”扶贫项目和“阳光式”分配方案,推进受益期长、效益稳定的光伏扶贫产业建设,从户用电站分户安装到村级电站集中安装,扶持一批贫困户每户安装5KW光伏发电设备。全县共安装41.61兆瓦,发电收益超过1亿元,为贫困户带来分红逾4800万元,直接受益建档立卡120个行政村5922户贫困户。在带动贫困户受益的同时,作为村集体的收益项目,也帮助完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二 破解发展难点,多种形式联结利益

莲花县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引领,全面推行“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多种形式参与,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难以抵抗风险的局面,形成规模化效益。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200余个,带动农户4.38万户,其中带动贫困户1万多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一是资金资产入股模式。村级整合产业扶贫资金、闲置集体资产等,作为股本投入产业项目,这种模式不依赖农户的独立经营能力,对失能和弱能贫困人口具有针对性。通过赋予贫困户产权或股权,有利于贫困农户积累资产并利用这些资产持续受益。如良坊镇18个村整合村级产业扶贫资金共计400万元入股胜龙牛业,每年获取8%-12%的分红,1092户贫困户户均分红约300元,其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有了收益渠道;六市乡海潭村81户贫困户屋顶分散安装5千瓦光伏发电设施,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二是合作社联合生产模式。以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户小额信贷、土地经营权等作为启动资本,组建产业合作社,合作社又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收为员工,让贫困户既有保底的工资性收入,也能按股权获得分红。如:莲和农业专业联合社与全县30多个村建成生猪养殖合作社,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加入参与养殖,合作社免费提供猪苗、提供饲料、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的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使村级经济和贫困户收益双丰收,2016以来,累计发放红利475.51万元,带动2000余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

三是订单农业契约模式。针对分散种植的贫困户,莲花县引导龙头企业与种植户之间建立收购订单,由农业企业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市场需要什么,就种养什么,“订单式”的种植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户每年稳定的收益,消除了后顾之忧。企业和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产业融合发展利益共同体,贫困户既规避了市场风险,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包括吉内得农业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与当地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公司制定标准,发放种苗,指导种养,统一收购。吉内得以“借牛还牛”“借鸭还鸭”“借田还田”等形式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与42家种粮大户发展订单农业1100亩,贫困户占70%,实行统一提供种子、农资、技术、品牌,高于市场价12%回收产品。

三 打通销售堵点,多条渠道链接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莲花县坚持市场导向,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开拓市场渠道,搭建起农产品与市场的桥梁纽带,让产品变商品,让贫困户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一是大力鼓励消费扶贫。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消费扶贫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农产品“五进”活动,明确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财政预算单位食堂采购的扶贫农产品要不低于总量的50%,县总工会组织引导各工会单位积极采购扶贫农产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资金比例不低于工会福利的20%。组织贫困户和经营主体参与省、市、县开展的“国家扶贫日”活动,共销售各类扶贫农产品约170万元。

二是搭乘观光旅游现场销售。以花为媒,每年举办荷花、百合花、油菜花等花节吸引游客,节庆期间,莲花县都会组织举办农产品现场展销,贫困户携各自农土产品集中展示、销售,大大带动了农产品促销,直接为农户带来收入。同时,田园采摘农事体验也是现场销售之一,每到瓜果成熟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驱车来到果山瓜田自助采摘,其乐融融。

三是积极推进电商扶贫。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扶持政策,建立了 “邮乐购·农村e邮”建设村级站点102个,“农村淘宝”建设村级站点22个。注册了“莲商”扶贫公用品牌,通过公司化运作,为莲花县农产品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县领导、第一书记纷纷上网直播卖货,同时还培育了一批“村播网红”,莲花农特产品上行空间不断扩容。2019年,通过“邮生活”、“邮乐网”和“老俵情”等平台销售农特产品920多万元,带动68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200余元。

莲花县产业扶贫取得实效,农业供给侧、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上全面优化,产业发展有前景,农民增收可持续,产业扶贫循序走向产业兴旺,助力了乡村振兴。

莲花县产业扶贫取得实效,农业供给侧、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上全面优化,产业发展有前景,农民增收可持续,产业扶贫循序走向产业兴旺,助力了乡村振兴。

一是农业品牌更加响亮。产业布局串点成线连片扩面,形成了“一乡一品”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打响了六市蜜梨、升坊蜜柚、神泉柑桔、闪石西瓜、湖上葡萄、良坊肉牛、高洲有机大米等一批地域特色品种,莲花大米、晶沙柚等农产品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大提升。吉内得基地被评为“中国富硒农业产业示范项目”,产品获“中国富硒好米”称号,成为目前江西唯一供港大米。胜龙牛业获上海农产品金奖,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肉牛养殖基地。2019年获“三品一标”认证44个。

二是生产要素高度集约。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了扶贫资金集约使用效率,盘活了荒山农田,有效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多元化”投入激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市场主体投入资金发展生产、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补充,有效破解了农业投入难题。

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接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和人才加快向农村流动,培训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300余人,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解决好“谁来种地”这个现实难题的同时,为加快农业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四是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也在企业或合作社就业获得劳动报酬。农业产业升级催生了农旅融合、“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一方面带动本地农产品实现了地产地销,提升了农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帮助农民获得了服务性与经营性收入,促进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作者:张运来 中共莲花县委书记)

富硒产业奖补(富硒产业奖补)-硒宝网

监制:姚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