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

硒宝 10-19 10:20 96次浏览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的饮食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吃出健康” 日渐成为人们的健康时尚。如今,随着被称为“ 21世纪营养保健食品” 的富硒农产品进入市场,它的营养保健功效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硒是1817年瑞典学者Berzelius发现的性似硫的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人和动物体内某些酶、维生素及某些组织成分不可缺少的元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的作用;硒也与心血管的结构、功能及其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同时,硒作为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可以与带正电荷的有害金属离子相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硒拮抗了有毒物质,起到解毒排毒作用,因此硒获得了“天然解毒剂”的美誉。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1 硒的生理功能

硒是生命之光

硒元素可以起到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人体内的氧化损伤产生自由基是人患病、衰老的重要原因。自由基在脑神经细胞内大量累积会引起脑神经元结构受损,导致脑功能衰退。硒元素本身能有效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物的破坏,能直接清除氨自由基和脂类自由基,并能抑制脂类自由基的产生。硒能激活人体自身抗氧化系统中的重要物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对于拮抗自由基损伤有重要的作用,进而防止疾病。研究发现,硒的抗氧化效力比维生素E高50倍。经科学检测,长寿老人的血,硒的含量比正常人高3-6倍。另外,硒能直接刺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健康的抗氧化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生命的火种

硒元素可以起到保护、修复、活化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硒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过多有害自由基并激活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维持自由基动态平衡、改善体内微循环,对机体代谢活动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发挥消解和还原作用,保护细胞膜结构,免受氧化物的损害。

抗癌之王

硒元素具有一定抑制肿瘤的作用。

人体患癌,一是环境中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入侵所致,二是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俗称“体内垃圾”)造成。硒是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它既能抑制多种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又能及时清除自由基,使其不能损坏细胞膜结构而趋向癌变,起着“清道夫”的作用;假若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硒又是癌细胞的杀伤剂。同时,硒还能减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明显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剧痛。

护心之王

硒元素可以保护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这一疾病的形成与我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饮食习惯有关。人体内宏量营养过剩,微量营养缺乏,进一步加剧了硒元素摄入量不足的问题。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约一亿人因缺硒导致各种疾病。硒保护细胞膜结构免受氧化物的损害的生物学功能使硒具有了保心脑的作用。肝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久治不愈的患者,体内的血硒水平都很低,适量补硒能增强自愈力。科学补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肝病的天敌

硒元素可以保护肝脏。

由于硒元素具有保护细胞膜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防止肝脏病毒疾病、肝硬化、肝脏癌变、脂肪肝、酒精肝的作用。

微量元素中的胰岛素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 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所以硒元素可以代替胰岛素功能,激活胰岛细胞正常工作,从而帮助人体恢复胰岛功能。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补充 200 μg硒,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高发。超过这个数字会有毒副作用,而这一点,植物活性硒是不存在的,所以可以适当增加服用量,养生保健效果会更好。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2 硒与其他元素:

人体中检测出的微量元素已达 50 余种。其中, 已经确认的必需微量元素有 Fe 、F 、Zn 、Sr 、Se 、Cu 、V 、Cr 、Mn 、Mo 、Co 、I 等十多种。其中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复杂。它的特异生理机能除与硒元素的性质有关外, 还与摄入方式以及元素的浓度有关。

提高硒有效性的因素包括:蛋氨酸 /蛋白质的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 E、维生素 C和合成的抗氧化剂等。降低硒有效性的因素包括: 重金属含量、维生素B6缺乏、维生素 E缺乏、蛋氨酸缺乏、核黄素缺乏、维生素 B12 缺乏和元素硫过量等。

微量元素之间可能还存在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锌对硒的吸收有拮抗作用,锌与硒有类似的拮抗镉毒性的作用,且硒对镉的拮抗作用强100倍。研究表明,补硒能促进镉排泄,降低红细胞镉含量,减少镉在人体内的蓄积。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3 硒的获得方式:

3.1不同补硒方式的生物学作用的差异

目前常用的补硒制剂主要包括有机物(硒蛋氨酸)和无机物(亚硒酸钠或硒酸钠)。硒主要在小肠吸收,人体对硒的吸收率很高,约为50% -100%。膳食来源的硒主要以硒蛋氨酸形式存在。硒蛋氨酸和硒酵母中生物结合形式的硒在直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方面,在激发免疫反应、促进免疫蛋白合成、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方面,在提高肝脏、肌肉中硒含量和提高肝GSH-Px活性方面,效果均明显好于无机硒化合物。与硒的无机盐相比,硒蛋氨酸不仅生物学活性高出许多,而且更容易被吸收,从尿、粪中丢失得少,在体内保留时间长。有机硒与无机硒的中毒剂量接近,且症状相同。为提高硒营养水平,有专家推荐,应以增加膳食硒 (主要是硒蛋氨酸)为主。

3.2不同补硒方式:

3.2.1硒制剂

从化学上可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二大类。无机硒主要是指亚硒酸钠、硒酸钠和纳米硒。有机硒主要是指硒蛋氨酸、硒多糖等。这些单一化合物可直接制成片剂或胶囊。

3.2.2 富硒产品:

因考虑通过食物补硒相对安全,所以通过施硒肥、硒培养基或提取工艺等措施得到含有不同硒化物的各种富硒食品或产品。已见报道的有富硒酵母、富硒茶、富硒麦芽、富硒蒜、富硒大米、富硒蛋、富硒苹果、富硒蘑菇、富硒灵芝、富硒猴头菌、富硒姬松茸、富硒藻类、富硒蛹虫草、富硒干菜、富硒啤酒、大豆硒蛋白、豌豆硒蛋白、烟叶硒蛋白、水稻硒蛋白、富硒茶色素等。有的已批准上市,有的还在研发阶段。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4 硒与孕妇、产妇:

最近的中国第三次营养调查指出, 人们摄入硒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国人每天对硒元素的摄入量为 42μg , 离要求的量相差 11.7 %, 因此 , 中国人缺硒的现象比较普遍。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2-29岁居民硒膳食摄入量随年龄增加而呈逐渐上升趋势,30岁后逐渐下降,膳食因素可能并不是导致血清含硒量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的主要因素,生理因素也不能忽略。据文献报道妇女绝经前比绝经后血清含硒量低,推断人群血清含硒量随年龄升高趋势可能与绝经后妇女血清含硒量水平升高,从而导致人群整体血清硒水平升高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在世界范围调查科27个国家人群的硒摄入量与癌症死亡率的关系,发现饮食硒摄入量与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乳腺癌、肺癌及白血病死亡率呈负相关。调查结果公布之后,美国妇女开始注意提高自己的血硒水平,防止乳腺癌,在几年之内,全美的乳腺癌发病率大大降低。

大量研究还发现,身体缺硒与包括男女不育不孕、流产、先兆子痫、胎儿发育受限、早产、妊娠糖尿病和妊娠胆汁淤积症等多种生育问题关联密切。

硒与女性生殖健康的研究主要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10%的妇女在怀孕期间有妊娠高血压,2%-5%会发生先兆子痫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提示,硒基线水平较低的孕妇可能存在较高的先兆子痫和妊娠期高血压风险,通过适当补硒可显著降低风险。硒很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硒蛋白的水平,从而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而硒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也可能起到调控作用。

在青年女性中,铜/锌比值与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在中老年女性中,血清硒与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近些年,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硒与孕高症有着密切关系。李颖等人通过对大连市孕妇血硒含量的研究得出结论大连市健康孕妇血硒含量为113.2±43.8 μg /L,是患孕高症孕妇血硒含量的1.2倍,患孕高症孕妇血硒含量仅为93.7±36.1 μg /L,并随着病情的加重血硒含量降低。而胎膜早破孕妇血硒含量为106.4±35.2 μg /L,也比健康孕妇低。孕高症对孕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孕妇要多食用富硒农副产品,增加体内硒含量,提高其自身免疫功能,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孕高症,并对防止胎膜早破也有实际意义。

血硒与妊娠:Mckeeban等指出,硒在人类胚胎发过程已是必需物质之一,在动物及人类发育及成年时期均有重要作用。1979年Peronac等为了探讨新生儿黄疸与GSH-Px的关系,测定了38名足月妊娠妇女血硒及GSH-Px活性和新生儿的血清硒浓度和GSH-Px活性,发现孕妇和新生儿血硒值及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同时有研究表明我国妇女在妊娠期也处于低硒状态。日本有研究显示,胎儿硒利用率低可能导致宫内发育迟缓。

此外,孕妇硒水平还与早产有关,荷兰的一项包括1129名孕妇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在孕期第12 周测定人群的血清硒水平,结果显示早产孕妇血清硒显著低于足月分娩者。

孕妇低硒与克山病:由克山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得知,克山病好发于生育期妇女。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李春盛等人提出,妇女在妊娠期间,除了给增加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应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硒的适量补充。

孕晚期血硒浓度下降可能与妊娠后生理需要量增加及血浆稀释有关;新生儿出生时处于低硒状态,而母乳含丰富的硒元素,母乳喂养有助于改善婴儿硒营养状态,应提倡母乳喂养同时要考虑对牛乳喂养儿适当补充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人和动物体内某些酶、维生素及某些组织成分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体缺硒易患肝癌、肺癌、宫颈癌、白血病等40多种疾病;人体缺少了硒就会“不再年轻”,会导致未老先衰;缺硒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缺硒还能引发射精受阻,精子活力低下、发生畸形,受胎率降低,子宫炎发病率升高等等症状。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5硒与人体需求:

硒的人体生理需要量是指满足身体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Px)所需要的硒量,约40μg /d,成年人的推荐供给量为40-240μg/d。这些剂量的制定是以满足机体合成GSH-Px,使其活性达到饱和为标准确定的。但是,硒的功能不仅表现在GSH-Px活性上。80%以上的硒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中,GSH-Px中的硒仅占总体硒的30%左右。给缺硒大鼠补充硒,其它含硒的蛋白优先合成,而用于合成GSH-Px的硒量很少,表明有比GSH-Px更重要的硒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摄入高于传统营养充足量的硒有利于预防癌症,这有可能导致产生新的硒饮食推荐量。调查表明,北京地区居民硒摄入量仅约为66. 4μg /d。考虑到硒在抗癌和预防心脏病等方面具有的良好作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 研究所杨光圻教授认为,应把250μg/d作为适宜摄入量的上限。这表明,大多数人还有必要补充适量的硒。硒的最大安全剂量为400μg /d。

有研究表明,连续10d的重体力劳动和精神应激,引起受试者血浆硒浓度明显降低,提示长期处于神经、体力重负荷下,机体硒消耗增加或吸收减少,可能与机体应激有关。还有调查表明,我国部分运动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硒营养不足。运动员膳食中硒摄入量实测值 ,男性为80μg /d,女性为60μg /d,处于我国推荐硒供给量标准的低限范围,考虑到运动员的长期体力消耗及精神紧张,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机体可能需要补充更多的硒。

有研究表明,连续10d的重体力劳动和精神应激,引起受试者血浆硒浓度明显降低,提示长期处于神经、体力重负荷下,机体硒消耗增加或吸收减少,可能与机体应激有关。还有调查表明,我国部分运动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硒营养不足。运动员膳食中硒摄入量实测值 ,男性为80μg /d,女性为60μg /d,处于我国推荐硒供给量标准的低限范围,考虑到运动员的长期体力消耗及精神紧张,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机体可能需要补充更多的硒。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硒能与药物同服

硒与药物同服,不但没有对抗作用,而且加强药物的作用,还可以消除药物生化反应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过氧化物,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长期定量补充有机硒,无毒副作用,而且能及时补充体内的硒,提高免疫功能,保持机体健康,因此病愈后可继续使用。

保健医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不管有病或没病建议每天补硒50-200μg,作为除病强身的办法。

饮酒前服用硒减轻肝脏损伤

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而酗酒则有百害而无一利,酗酒对机体的损伤时多方面的,尤其是对肝脏的危害最大。在饮酒前服用200μg的硒,可以减低乙醇对机体的损伤,保护肝脏;如果饮酒过量,可一次性服用硒400μg,减轻乙醇对肝细胞的损害,有助于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

硒与茶水共同服用

饮茶一直为我国大众所喜爱,但是服药时一般不能用茶水送服,这已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而硒可以和茶水同饮,茶叶中的酚类、黄酮类等物质有抗氧化作用,它们之间有协同作用,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

搬进新家更需要补硒

在我们装修新房时,使用了大量油漆、涂料,在它们干燥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过氧化物,即自由基。我们住进新房以后,通过呼吸系统将这些自由基吸进体内,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出现易生病的现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便您使用的是绿色环保油漆、涂料,它们在干燥的过程中,也同样会产生自由基,因此建议:(1)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自由基浓度;(2)每天补硒200μg,快速清除体内自由基。

科学补硒,达到硒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来改变进而实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及长寿的目的。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

考文献

[1] 翟凤英, 杨晓光 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二2002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6参-120.

[2]王金塔. 适硒人群硒营养现状及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初探[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6.

[3] Arnaud J, Bertrais S, Roussel A M, et al. Serum selenium determinants in French adults: the SU.VI.M.AX study [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6,95(2):313-320.

[4] 郭建军, 方子龙, 杨则宜. 硒营养与人体健康[J].生物学通报,2000,35(7):21-22.

[5] 赵向东. 硒的饮食推荐量.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学分册 ,1998, 19( 1): 9- 11.

[6] 吴玲, 陈吉棣, 陈伯基. 我国优秀运动员硒营养状况的初步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6, 15( 1): 7-9.

[7] 罗程, 陈梁凯, 王晓倩, 等. 硒与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展望[J]. 生物技术进展,2017, 7(5 ):493-500.

[8] 姚莉, 段玉峰. 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7:50-52.

[9] 任峰玲. 硒的特性、毒性及在某些国家的现状[J]. 国外医学地理分册, 2004,25(3): 117-119.

[10] 杨宏新, 杨勇 等. 硒协同中药多糖对白血病细胞株P388 体外作用的实验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40(2):145-147.

[11]刘俊秋, 宁云刚, 时成波, 等.硒代 β-环糊精模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19(9): 1446-1448.

[12]郭健, 高福云, 胡萍, 等. 硒化合物与抗癌中药配伍的抗肿瘤作用[J].实验动物科学, 2008,25(2): 10-12.

[13] Alwahaibi N, Mohamed J, Alhamadani A. Supplementation of selenium reduces chemical hepatocarcinogenesis in male Sprague-Dawley rats[J]. J. Trace Elements Med. Biol.,2010,24(2): 119-123.

[14] Neve J. Selenium a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J. Cardiovasc. Risk,1996,3(1): 42-47.

[15] Bleys J, NavasA A, Guallar E. Serum selenium levels and all cause,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J]. Arch. Int. Med.,2008,168(4): 404-410.

[16] Nogales F,Ojeda M L,Fenutría M,et al.. Role of selenium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on development, growth, and oxidative balance in rat offspring[J]. Reproduction, 2013, 146(6): 659-667.

[17] 夏弈明. 硒[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46-157.

[18] 陈荣华, 李晓南, 王福德. 孕、乳母硒营养状况及其对婴儿硒状态的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0.10.

[19]颜送贵.科学补硒知识问答[J]. 湖南农业, 2017.5.

[20] Bleys J, NavasA A, Guallar E. Serum selenium levels and all cause,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J]. Arch. Int. Med.,2008,168(4): 404-410.

[21] Nogales F,Ojeda M L,Fenutría M,et al.. Role of selenium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on development, growth, and oxidative balance in rat offspring[J]. Reproduction, 2013, 146(6): 659-667.

[22] Kupka R, Garland M, Msamanga G, et al.. Selenium status, pregnancy outcomes, and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1 [J]. J. Acquir. Immune Deficiency Syndr., 2005, 39(2):203-210.

[23] Wang X L, Yang T B, Wei J,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selenium level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non-linear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Nutr.J.,2016,15(1): 1.

[24] Peretz A M, Neve J D, Famaey J P P. Selenium in rheumatic diseases; Seminars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C].Elsevier, 1991.

[25] Fairweather-Tait S J, Bao Y, Broadley M R, et al.. Selenium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J].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1,14(7): 1337-1383.

[26] Hira CK, Partal K, Dhillon K. Dietary selenium intake by men and women in high and low selenium areas of Punjab[J]. Public Health Nutr., 2004,7(01): 39-43.

[27] 夏弈明. 硒[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46-157.

[28]李颖, 张勤, 尹晓庆, 等. 大连市孕妇血硒含量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2,19 (4):36-37.

[29] 郑志学, 王赞舜, 朱汗民, 等. 发硒与长寿及其和血脂关系的研究[M].老年学杂志, 1991,11 (2):94-96.

[30] 陈荣华, 李晓南, 王福德. 孕、乳母硒营养状况及其对婴儿硒状态的影响.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0.10.

点击或是扫码直接进入富硒商城

过度补硒元素(过度补元素硒的危害)-硒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