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补硒好吗(失眠补硒有用吗)

硒宝 10-17 18:06 244次浏览

吃什么可以补身体呢?其实身体不能乱补,需要根据身体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补品,其实一种中药材对于人们补身体调理身体都起到很不错的作用,而且它是“补药之长”!补气生血,强心降压,调控血糖,功效赛人参,具体请看下面的介绍。

失眠补硒好吗(失眠补硒有用吗)-硒宝网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富含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强心降压,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双向调节血糖浓度。

说到补气,很多人往往会想到人参。人参大补元气,补气力量大,疗效快,却容易上火,常被用于大病、久病。且高品质的人参往往价格不菲。

黄芪,是补气的常用药之一,它的力量稍小,起效缓慢持久,食用后不易上火。如果配比使用得当,效果不比人参差!因此被誉为“补药之长”,“补气诸药之最”,加上价格实惠,深得百姓喜爱。

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都常用到黄芪。

小贴士

糖尿病属于消耗性疾病,中医上认为,“久病必虚”,病程长久的糖尿病人更少不了补气。且据临床观察发现,用黄芪制成的中成药治疗消渴(糖尿病)可取得良好效果。

1、增强免疫,防感冒

有的人特别易受天气变化而患感冒,中医上称为“表不固”。黄芪有固表、防风寒的作用。卫表之气可抵抗风寒,如果卫表之气旺盛,就不容易感冒。因此,特别是在冬天,使用黄芪可以起到补气固表的作用,免疫功能提高了,就不容易感冒。

【提醒】

除了容易感冒的人,吃黄芪对于气虚、气短、容易出汗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对抗畏寒怕冷

秋冬时节,不少人常会感到畏寒怕冷、身疲乏力。在中医上,这也是虚寒型体质的表现。虚寒体质的人往往阳气不足、阳气亏虚。除了特别怕冷外,还会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易感疲劳、全身乏力。

对于这类人群,要注重温阳补气调理。推荐中医名著《金匮要略》里的一个名方——黄芪当归羊肉汤。

这个食疗方有温阳、散寒、活血的功效,除了虚寒体质的人群,另外有气血不足、月经不调或者痛经的人群也可以食用。

黄芪,补气健脾,可以提升机体阳气。气足了血也旺,气行则血行。所以有了气,机体整个循环能够得到温养,畏寒怕冷、身疲乏力的症状就会得到改善。

3、对付糖尿病

有的糖友可能会出现下肢浮肿、面色蜡黄、无精打采等情况,这时也可以适当用一些黄芪。

黄芪鲤鱼汤

【配方】黄芪15~30g,麦冬10g,鲤鱼

【功效】消水肿,补肺气,补精力。适合无名下肢肿,以及气短乏力者。

降糖治口渴小妙方

【配方】生地黄60克,知母15克,生黄芪30克,怀山药6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能】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口渴、多尿、乏力、血糖居高不降者,或阴虚型干燥症

黄芪虽好,但作为一味中药,还是需要注意用法用量以及适宜人群,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用法用量

作为疾病的治疗方,需严格遵守医生处方剂量使用。

作为保健、进补茶饮,建议5g/日,可循序渐进增量,但最多不超过30g/日。且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上火或其他不适症状。

【提醒】

一般不建议将黄芪单独泡水服用,最好与其他食药材搭配,如黄芪乌鸡汤、黄芪当归茶等。一方面加强黄芪的补益效果,另一方面调和黄芪本身的温性!

对于没有特殊疾病的人群,也不建议经常食用黄芪进补,或单日单次大量食用黄芪。

生黄芪,是晒干的药材,而炙黄芪为炒熟药材。

一般来说,生黄芪更利于补气固表(提高抵抗力),健脾利湿、消肿;炙黄芪更适合用于益气补中、治疗脾气亏虚等情况。

禁忌人群

【肾阴虚】有手足心热、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口咽干燥、失眠多梦、舌红无苔等症状的人,用黄芪会助热加重肾阴损耗。

【湿热体质】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便秘或大便不成形,用黄芪会使湿邪内滞,加重病情。

【热毒炽盛】常见于一些化脓性感染,同时伴有面红、舌苔黄燥等,用黄芪会加重热毒内滞与感染。

【肺结核患者】对于有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症状的肺结核患者,也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

【特殊时期】孕期、经期、感冒发热期、高血压时期,胸闷、腹胀时不宜服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黄芪这种中药材对我们的身体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还能预防感冒,还能对付糖尿病,因此大家如果有上面的情况可以试试黄芪泡水喝,让我们的身体得到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