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补硒位置(仔猪补硒的作用)
摘要:在目前生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之下,作者根据自身实践和各地的经验,提出要增加养猪经济效益,可在优质上下功夫、降低成本上做文章、销售收入上动脑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千方百计获取效益。
关键词 养猪 效益 途径
养猪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效益。而在当今进入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要达到较高的毛利率,必须在优质的前提下,寻找高产技术途径,降低生产费用,特别是在过剩经济时期,更不能一味地注重成本费用的降低,致使肉质下降,影响上市品质和市场占领。因此,规模养猪场(户)在经营策略上要紧紧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益这一目标而展开,走出以往种种饲养误区。所谓优质就是根据市场取向来选择种猪,根据标准来进行饲养,尤其是出口外销或处于一定饲养水平的养猪场(户)。高产的概念要具有全面性、综合性,也就是说整体的生产水平始终处于最佳生产状态,而不是某一栏或某一头偶然出现该地的最高水平即自认为就是高产。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各地的典型介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努力:
1、在优质上下功夫 优质是占领市场、获取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生猪生产能力出现过剩、猪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要保持养猪业一定的利润,关键在于改良猪种。目前市场上,瘦肉率高的优质生猪一直畅销且价格不低已得到充分验证。目前,利用国外大约克、杜洛克、长白杂交的纯种“洋三元”,被认为是现有的最好猪种。但用上述国外猪种与本地优良地方母猪进行杂交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如苏浙地区广泛应用的杂交组合长×(长×太)、杜×(长×太)、长×(杜×太)等,既易于饲养,又适销内地市场。而据报导,采用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猪育种技术–“配套系”技术,对改良生猪品种、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据研究表明,“配套系”猪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明显超过“洋三元”:一是瘦肉率更高。“洋三元”的瘦肉率在60-65%之间,“配套系”猪为65-70%,由于剔除了影响肉质的基因,“配套系”猪的肉质也比“洋三元”好。二是繁殖能力更强。“洋三元”一般一胎产仔8-9头,一年两胎,“配套系”则在12头以上,两年5胎。三是生长周期更短。“洋三元”生长到90公斤以上需要170天左右,“配套系”为160天左右。四是饲养成本更低。“洋三元”每长一公斤肉消耗饲料3。5公斤左右,“配套系”为2。8公斤左右。五是增收效益显著。由于“配套系”猪生长周期短,料肉转换率高,喂养过程中可节约200元的饲料;一头母猪年均多生6只仔猪以上,养殖户可因此增收900元左右;“配套系”猪的市场价格也高于普通优质猪。因而,推广“配套系”猪将给生猪生产带来重大影响,必将增强养猪业抗御末来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扩销和增加出口。
2、在降低成本上作文章 生猪市场的竞争,也是饲养成本之间的较量。面对养猪成本的难以把握,猪价相对较低的新情况、新特点,养猪场(户)如注重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各方面挖掘潜力,其饲养成本完全有可能降低,那就能取得市场的主动权,经济效益也就提高。为此,根据成本的核算方法,探讨一下降本的途径和举措。
2.1节省饲料费用 养猪成本中饲料费用要占到50%以上(包括仔猪费用合并计算),因此它也是降本的关键。一般规模场(户)所用乳猪、小猪全价颗粒料最好向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饲料生产大公司购入,待体重40公斤左右实行饲料自行配制,可通过行家或饲养对比试验来筛选和制定最低成本配方,充分利用当地自产或价格低廉的原料,所饲原料要严把质量关,控制原料价格,但当价格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应以饲料质量为先,并选择好可靠有效的饲料添加剂,以实现同等营养条件下的配制料价格尽可能低些。同时减少饲料的各种浪费和损耗,如一次性投料不宜过多,特别肉猪后期适当限料,控制舍温,地面投料时不把饲料撒到猪背上,使用颗粒全价料,搞好防疫驱虫灭病工作,种植一些青绿多汁饲料作物喂猪,周密制订饲料计划,减少积压霉变,贮存饲料的仓库要干燥通风,垫高20厘米,还要缩短肥育期,保持均匀度基本一致,减少维持营养消耗。
2.2提高劳动效率和饲养员素质 人工费用是与养猪成本有密切关系的一个项目,措施上可采取:(1)购置必要的饲养用具代替繁重劳动,要求饲养员认真负责,能钻研养猪技术。同时制订合理的劳动指标和计酬办法,并与生产性能挂起钩来,饲养哺乳母猪的用断奶成活头数、成活率、个体重、药费支出等考核评价,饲养肥育猪的用死亡率、增重速度、料肉比、药费支出等技术指标考核。以近几年内的生产水平平均数为基础,经过努力有产可超,总报酬不低于当地一般水平。(2)建立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运用技术比试和高产竞赛等活动提高劳动者素质。(3)另外提高出勤率和人均提供商品猪、人均产值指标,尽可能精简非生产人员,减少人工费用支出。
2.3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利息支出和基建投入 除了规模场(户)自我壮大、自我发展外,可设法通过政府贴息或低息贷款等方法筹集部分资金。在每年占用一定流动资金的情况下加快出栏次数或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也可降低利息支出,达到提高资金利润率目的。降低猪舍建造费及机械设备费也是节支内容之一,开始饲养时可利用空房旧舍改建或自造简易猪舍,最好租借牧场。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维修和管理,使之延长使用年限,长期闲置不用的尽快出售和出租。
2.4采取综防措施,减少药费支出和提高育成率 建立严格的综合防疫制度,严禁来往人员、车辆、物料未经消毒净化进入生产区,经常对猪舍地面、墙壁、屋顶和场区周围进行消毒,并按免疫程序按时接种注射。经常观察猪群健康状况,保持合适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把死亡率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在投药方面掌握剂量可大可小投者小剂量,高低价药均可用的用低价药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一经发现可疑传染病按“早快严小”处理,使之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在10%以下,育成猪的死亡率未超过2%以上。
3、在增加收入上动脑筋 根据成本理论,如生产费用不变,产量与成本呈反比例变化,产量越高,单位产品的成本越低,因而提高每头生产母猪年生产力至关重要。而每头生产母猪年提供猪肉产量是综合性的生产指标,也是衡量养猪水平高低的具体表现。它的概念是实行母猪配套的规模猪场(户)每一头生产母猪年出栏肉猪头数、出栏头重与屠宰率之积,提高群养生产母猪年头提供吨肉水平,其技术途径不外乎包括采取提高生产母猪分娩胎数、产仔头数、育成头数、断奶头重、育肥猪成活率、日增重、料肉比和合适的出栏头重等综合性措施。现将这一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3.1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次。关键是缩短哺乳期,实行早期断奶,提高一次情期受胎率。同时也可在哺乳期管理上下功夫,缩短发情间隔,这首先要保证母猪生殖道迅速恢复正常,在提高食欲的前提下配给日粮,保证母猪在断奶时有较好的体膘。同时在断奶第一天控制日粮,实行小群饲养,也可将母猪赶到公猪栏旁,以利刺激发情,必要时选用促性腺激素催情。
3.2增加胎产活仔数。首要的是提高猪的受精率,可从提高公猪的精激品质、适时配种和应用某些激素着手。其次是减少胚胎死亡,针对三个死亡高峰(受精第9-13天合子附植初期,妊娠第3周,第60-70天)采取措施,除按饲养标准配合全价料外,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饲料、饲料变换不宜频繁,妊娠后期适当增加饲喂次数,管理上防挤、防跌,严禁鞭打,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安装防热降温设备,加强绿化、凉水喷雾降温,供足清洁饮水,以减少热应激带来的影响。
3.3提高断奶窝重。主要是搞好补铁、补硒、补料、抓旺食、防腹泻和环境小气候的控制工作。一般程序是3日龄仔猪补硒、补铁,7日龄补料,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饲料厂家生产的乳猪颗料全价料,让体大力壮的仔猪先采食。20日龄以内抓好奶膘,20龄后抓料膘,并抓住旺餐(冬天下午一餐、夏天傍晚一餐),勤添少给,逐天增加,不剩料,保持新鲜。疾病防治主要是防腹泻、注射好疫苗,并加强护理,每天巡回观察仔猪采食、粪便及叫声,努力创造清静、舒适、温暖的群居环境。
3.4提高肉猪生产力。这项技术包括选择三元以上杂种猪、提高肉猪的始重及其均匀度、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和实用饲粮配方、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与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需特别指出的是群养肉猪,60日龄的平均体重超过20公斤,一窝或相同日龄的二窝个体大小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育肥效果。而适宜的屠宰日期宜根据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一般内销猪的屠宰体重以90-100公斤为宜。
但还更须引起注意的是根据市场规律也可大大增加销售收入。 几年来的生猪波动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养猪有一定规律可循,其起落受市场供求状况所操纵,生猪生产波动已明显缩短,幅度加大,一般一个波动周期大约1.5-2年,同时在一年之中也随市场变化、节假日等因素而起伏,即每年3-6月份为猪价低潮,7月份以后渐渐上升,9月份价格较好,并维持一段较高价位。据此确定猪肉营销策略是根据品种、季节等因素来制订合适的出栏头重。一般说来,当销售价格低于直接成本,上市体重要提早,而销售价格高且预见暂不会马上下跌时,出栏体重可适当增加,并用下列式子来验证:价格*上市体重大于最佳屠宰体重*价格+增加部分饲料成本,对次品猪则一达到60公斤左右应立即出售。有许多小规模场(户)在4-5月份仔猪价最低且检验无疫病时购入,8-9月份猪价较高时出栏,也有较多盈利。同时应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养猪生产动态和价格趋势,作出科学预测和合理判断,使全年生猪销售价处于较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