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山富硒茶(南宫山富硒茶)
四月中旬,秦巴山区最美的季节,凤堰古梯田的油菜花已由黄变绿,而满山遍野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仍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带着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浓厚兴趣,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凤堰古梯田景区的堰坪茶厂。
堰坪茶厂位于汉江北岸凤凰山南麓的富硒带上,距县城40余公里,茶厂就建在汉漩路边。茶厂除种植基地、加工厂外,还开设了农家客栈。三、四月正是采茶、加工、接待游客的高峰季节,一进茶场,嗡嗡的机械声,满山遍野的采茶工,如织的旅游者,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活力之地,一下子让人有一种心驰神往的振奋。
一到茶厂的会客厅,热情好客的主人就为我们沏上了一杯飘着浓郁香味的新茶,据老板介绍,堰坪茶厂生产的“凤堰富硒茶”,主要采自清明前后,经过先进工艺加工而成,据有关科研机构鉴定,该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特别是富含硒元素的独特品质,凤堰富硒茶2014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一口绿茵茵的茶水下肚,浓浓的栗香味儿,有一种让人迅速融入大自然的醉意。
茶厂主人吴大松和他的儿子吴小华接待了我们,“你们茶园面积不小啊!”我问。“我们茶厂是70年代集体开垦建设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有1200多亩呢”,吴小华如数家珍地说。“想了解一下你们的经营状况,可以介绍一下吗?”我带着急切的心情问他。“今年应该不错吧,去冬今春,雨水还算适时,产量也应该不错,按今年的年景,春茶产量应该在每亩25斤左右,我们的总量还不够大,价格也不算高,清明前后10天,每斤茶能卖到一千多元,进入4月中旬以后,茶叶也就卖到三至五百元吧。”小吴面带笑容的说,“我家搞茶叶生产经营已经20多年了,从基地建设到后期销售,一体化经营,虽然很累,但还充实,也还算稳当。”“每亩地产值能有一万元吗?”我猜测式地问。“没有,但七八千元的产值是有的,现在劳动力价高,各项成本也都大,除去成本,经打细算,每亩胜产期茶园的纯收入也就几千块钱吧。”小吴说。“五千元有吧?”我问。“不行,一般也就四千多吧,全家人也真的很辛苦呢!”小吴有些腼腆的回答说。
据介绍,茶叶产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春茶大约4.5斤鲜叶加工一斤成品茶叶,采茶群众每天采叶可获的100-130元的劳务费,一个娴熟的采茶工,4月一个月光采茶就可获得3500-4000元的收入。去年,堰坪茶厂1200多亩茶园,光支付采茶群众工资就达240多万元。“我们茶厂能带动200多个劳动力,三个月的就业,每个劳动力光采茶收入就能达到8千多元,应该说茶叶产业还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呢!但现在组织劳动力很不容易,到处都请不到人啊,也让人犯愁呢!”小吴喜中有忧的说。
“我们漩涡镇现在的茶产业规模还太小了,产业大了,市场就好开拓,也能稳定就业,茶叶采摘有个好处,就是老少皆宜,农村半劳力,上年纪的老人都可以参与,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啊!不过,培育一亩优质茶园,投入也不少呢,一亩从开垦到栽植、管护、胜产,得四年时间,每亩累计投入得近万元呢!”小吴介绍说。“经营茶叶产业,风险在哪些地方啊?”我带着求教的心态打探。“有,必须有好的品牌,要不停的开拓市场,还得不停的加大加工研发,提高品质,茶园管理也要讲科学,不用农药,不用化肥,要用生态的方法,配方施肥,人工除草,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产品,否则,就卖不出去,就会亏损,另外,投资也大,每亩茶园管理每年得投资近1000多元,我们茶厂每年光管理成本就得上百万资金投入呢!”吴小华扳着指头很专业的给我们分析着情况。“遇到干旱年景,产量也低,也有来自老天爷的风险呢!”小吴又补了一句。
我们一行几个,详细计算,吴大松一家5口人,经营这一千多亩茶园,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年下来,除去各项成本,正常年份可获得四五百万元的收入,还可带动300多人的就业,可谓成绩不菲啊。
采访快结束时,随同我们一行的漩涡镇党委书记伊阳波说:“茶叶产业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有风险、有优势、有市场的优质产业,每亩茶园从开垦到采茶,需要累计投入8000余元。但建成管好了,就相当于建成了一个绿色银行,目前,我们漩涡镇现有优质茶园1.7万亩,这就相当于我们掌握了近1.5亿元的优质资源,跟银行一样,年年可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可以为企业带来收入,而且年年有,一年比一年多,下一步我们计划再规划2至3万亩,采取建一个合作组织,投一批资金,做强一个产业的“三个一”模式,把漩涡镇茶产业发展到4万至5万亩,实现1万人的稳定就业,彻底摘掉深度贫困镇的帽子,茶叶产业真的是我们农民脱贫致富的新’硒’望!”
农业产业要发展,不比发展工业轻松,需要政府加大扶持,需要大的投入,需要面向市场打造品牌,就是要有市场,规模经营是实现优质高效的基础,当然,人是产业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离不开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看来,有钱投入,有品牌开路,有规模基础,有人才支撑,应该是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则。
作者/谢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