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硒产品(农科院生产的硒)
重!磅!消!息!
刚刚
在2019宜春国际硒养大会上
宜春市被国际硒养大会科学委员会授予
“世界硒养之都”称号!
11月13日,2019宜春国际硒养大会在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召开。会上,国际硒研究学会主席、国际硒养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盖瑞·巴纽埃洛斯宣读宜春市创建“世界硒养之都”评审意见,宜春市被国际硒养大会科学委员会授予“世界硒养之都”称号。
硒
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
被科学家称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
“细胞的保护神”“天然的解毒剂”
宜春,因硒而养,倚硒而兴
富硒宜春以“硒式”康养为主体的产业发展
风景这边独好!
截至目前
全市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
因独一无二的富硒温泉
吸引来自全国各地1.8万余人
在此购房置业、养生定居
“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明月山富硒温泉常年保持在68℃至72℃,硒含量为0.015mg/kg,可饮可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
宜春是全国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已绘制出“宜春市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图”,已探明富硒和潜在富硒土壤面积154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5%。上高县圈定田心镇、徐家渡镇、芦洲乡、泗溪镇和县城5个富硒优选区;袁州区是全市地质调查富硒土壤面积最大的县(区),土壤硒含量为0.4㎎/㎏~3.0㎎/㎏,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宜春富硒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把宜春建成全省富硒产业的示范引领区、全国富硒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全球富硒康养的最佳目的地,全力打造“世界硒养之都”,宜春重点推进“五大建设”:
大平台建设。一是组建南方富硒研究院。整合市农科所、市良种所、市畜科所成立市农科院,争取农业农村部、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力量,共建南方富硒研究院,努力打造国家级富硒科技创新平台。二是成立宜春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服务指导、考核评价等工作,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确保有人员、有职责、有场所、有经费。三是建立宜春市富硒产业发展基金。由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按市到县资金不低于1:1比例配套支持。四是成立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宜春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富硒经营主体提供全程指导与服务。五是健全宜春市富硒产业协会,组织全市富硒产业经营主体统一生产标准、技术规程、品牌徽标、销售定价、宣传推广;对内组织会员组建“宜春大米”等品牌联盟,对外联合恩施、安康等知名富硒地,共建全国富硒产业发展区域联盟。
大基地建设。一是抓好富硒产业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围绕建成“百万亩富硒产业基地”目标,今年力争基地面积达70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示范基地达70个,硒资源分布区域重点乡镇各打造1个千亩以上示范基地。二是全面开展基地检测认证,对全市富硒大米、中药材、果蔬、畜禽、油茶、茶品等规模基地及其产品进行硒含量检测认证,让宜春富硒产品“源头可溯、程序可溯”。
大龙头建设。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涉硒企业扩张改造、股权重组,力争用2至3年时间打造数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龙头。二是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瞄准国内外品牌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有资金、有渠道、有标准的大企业来宜春开发富硒资源。三是建设宜春富硒产业园。在宜春中心城区周边以及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规划选址,建设富硒产业园等“两区一园”,形成“园区推动、集群发展”效应。
大品牌建设。一是打造“世界硒养之都”品牌,立足宜春富硒温泉养生的独特优势,策划建立“世界硒养之都”CI体系。二是构建“1+N+N”品牌体系,即“1个统一徽标(logo)+N个区域公用品牌+N个企业品牌”富硒产业品牌体系。三是打响宜春大米品牌,以宜春大米为突破口,探索富硒品牌创建“宜春模式”。四是推进富硒标准化,制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行业标准,将出台《宜春市富硒标志标识管理办法》。
大市场建设。一是举办“2019宜春国际硒养大会”,邀请国内外硒养学术界大咖、产业界大佬相聚宜春,共谋硒养产业发展大计。二是抓好重点市场营销。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定期举办推介会,面向沿海地区、缺硒地区、高端收入群体开展重点营销;实施富硒产品直销“百城千店”工程,开设富硒产品网络旗舰店。三是开展富硒产业“五进”活动。深入开展富硒产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宾招、进企业“五进”活动,开设“硒讲堂”,设立“硒餐厅”,推出“富硒宴”,评选“硒姑娘”,让宜春市民更加深入认识富硒、了解富硒、认可富硒、宣传富硒,让海内外来宜春的游客一踏上宜春的土地,就能感受到“世界硒养之都”的活力与魅力。
好硒在宜春,“硒”旺在宜春,硒养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