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上怎样补硒增产(水稻对硒的吸收)
观摩会现场。
昨天,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观摩会在诸暨召开,来自长江中下游6省1市的农科院、区域内涉农高校、推广部门等20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浙江省农业厅等部门近150人参会,共同见证了诸暨的水稻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进行试验的是位于诸暨市王家井镇新南村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核心示范区,面积约1000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片稻田不但田块整齐划一,而且稻穗饱满硕大,金黄一片。稻田的四周还种着各色花草,整个田块像个大公园。
“去年单季晚稻示范方平均亩产就达到了926公斤,远超一般700公斤左右的亩产,今年估计会更高。”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周宇杰说,除了引种抗性好的水稻品种,在化肥减量方面,主要采取测土配方、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缓控释肥等方法,大大减少了施肥次数和用量。在农药减量方面,则主要采取生物、物理措施并配以高效低毒农药的病虫防治方式,比如通过种花留草来培育天敌,“我们种植的芝麻、硫华菊等蜜源植物花期长,可以为稻飞虱、稻综卷叶螟等的天敌寄生蜂和捕食性盲蝽提供充足花粉、花蜜,从而有效灭杀水稻虫害。”
据了解,“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旨在探索建立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农科院研究员吕仲贤告诉记者,该项目在长江中下游6省1市都有课题攻关,诸暨是做得最好的,也是效果最显著的。
“数据显示,与常规农田相比,诸暨这块试验区一季晚稻平均每亩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9.46%,可减少农药使用量50%左右,产量不减反增,较一般农户的亩均增产5%以上。”吕仲贤说。
版权声明:本文为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的内容,其中观点及相关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这些内容的所有权,并且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上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立即联系我们的客服QQ:6532516以便进行及时清除。